,國民黨軍失去了徐州北面的屏障,因此,在長江以北的中原戰場上,國*事力量形成近距離對壘:華東和中原兩大野戰軍總兵力達六十萬以上,而國民黨軍七個機動兵團、九個綏靖區司令部的正規軍和地方部隊總兵力也將近百萬——兵力龐大的兩軍對峙於一個相對狹窄的空間裡,雙方都企圖迅速判明對方的意圖並作出決策:華東野戰軍考慮的是如何進一步擴大戰果,而國民黨軍必須應對徐州軍事集團北面門戶洞開的局勢。
濟南戰役還正進行的時候,粟裕考慮華東野戰軍打下濟南後有兩個作戰方向:一是在徐州以西尋找戰機。在這個方向上作戰,還可以與劉鄧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協同,但戰場被夾在國民黨軍華中與徐州兩大軍事集團之間,迴旋的餘地不大,兵力上也處於劣勢。二是南下出兵徐蚌線,攻佔淮陰和淮安,這樣不但會使徐州一帶的國民黨軍退守長江,還可以將山東和蘇北戰場連線在一起。
九月二十四日,粟裕在給中央軍委的電報中首次提出“淮海戰役”一詞:
軍委,並華東局,中原局:
(一)至此刻為止,攻濟戰鬥已突入內城六個團,目前敵極混亂,決乘此時機於白晝繼續攻殲該敵。如內城之敵解決,則固守城南郊千佛山、馬鞍山之敵亦易解決[齊魯大學之敵昨已投降]。估計攻濟戰鬥日內即可完全結束,但援敵邱(邱清泉)兵團直至今晨才開始自商丘以北分向曹縣、成武間地區北進,而黃(黃百韜)兵團則尚未完全集結。以現有材料估計,該兵團之六十四師亦到達碭山地區。李(李彌)兵團則尚在固鎮及其以東地區。似此,如援敵知濟南已被我完全攻佔,則停止北援而轉為加強戒備,以防我主力南進之可能性,戒備似較繼續北援之可能為大。如敵仍繼續北援,我們當按既定之方針殲滅援敵。如敵停止北援,則我們下步行動,擬作如下建議。 。。
第十二章 淮海戰役:喊殺之聲不絕於耳(2)
1、為更好地改善中原戰局,暴露津浦線,並迫使敵人退守[至少要加強]江邊及津浦線沿線,以減少其機動兵力,與便於我恢復江邊工作,為將來渡江創造有利條件,以及便於爾後華野全軍進入隴海路以南作戰,能得到交通運輸供應的方便,和爭取華中人力、物力對戰爭的支援,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該戰役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蘇北兵團[須加強一個縱隊]攻佔兩淮,並乘勝收復寶應、高郵,而以全軍主力位於宿遷至運河(今江蘇邳縣)車站沿線兩岸,以殲可能來援之敵,如敵不援或被阻,而改經浦口、長江自揚州北援,則我於兩淮作戰結束前後,即進行戰役第二步,以三個縱隊攻佔海州、連雲港,結束淮海戰役,爾後全軍轉入休整。
2、只進行海州作戰,僅以攻佔海州、新浦、連雲港等地為目的,並以主力控制於新安鎮(今江蘇新沂)、運河車站南北及嶧(嶧縣)棗(棗莊)線,以備戰姿態進行休整。此案對部隊休整[只有攻城部隊須稍事休整,至昨黃昏為止,攻城部隊之六個縱隊僅傷亡八千餘人,昨晚及今晨傷亡尚不在內,依此傷亡並不算大]更便利,但會增加今後攻佔兩淮的困難[敵可能增兵]。
3、全力向南求援敵之一部而殲滅之,但在濟南攻克[後],敵人加強警惕,可能退縮,恐不易求戰。
4、全軍即進入休整,如此對部隊有好處,但易失去作戰之秋涼氣候,和濟南失守後加於敵人之精神壓力。
……
粟
敬(二十四日)七時
中央軍委致電中原野戰軍徵求意見。
第二天,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副司令員陳毅、參謀長李達回電:“濟南攻克後,我們同意乘勝進行淮海戰役,以第一方案攻兩淮,並吸打援敵為最好。”
二十五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電報:
饒(饒漱石)粟(粟裕),告許(許世友)譚(譚震林)王(王建安),劉(劉伯承)陳(陳毅)李(李達):
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戰役後再進行一次休整。淮海戰役可於十月十號左右開始行動。你們應利用目前半月時間,使攻濟部隊獲得短時休息,然後留一個縱隊位於魯西南起牽制作用,吳化文亦應移至魯西南,其餘全部南下,準備進行幾個作戰:(一)估計不久邱兵團將退回商碭地區,黃兵團將回至新安鎮、運河車站地區,你們第一個作戰應以殲滅黃兵團於新安、運河之線為目標。(二)殲滅兩淮高寶(淮陰、淮安、高郵、寶應)地區之敵,為第二個作戰。(三)殲滅海州、連雲港、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