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的賞識。本書所摘《常識》是他的成名作。其他代表作有《危機》、《理性時代》。文筆樸質,說理深入淺出,文風平易近人。
在以下的篇幅中,我只談些簡單的事實、普通的觀點和常識。除了希望大家能拋開偏見和成見,讓理智和情感自行決定之外,沒有其他什麼要先向讀者交待的。只希望他具備人真實的品質,確切地說,不要失去人的本質,胸襟寬闊有氣度,能夠眼光長遠。
以英美戰爭為題材的書可謂洋洋大觀。出於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動機,各階層人士展開爭論。但一切爭論都是徒勞無功的,辯論期結束。武器最終決定這場戰爭的勝負;英國選擇了訴諸武力,美洲接受了挑戰。
據報道,已故的佩勒姆先生(他雖是個能幹的首相,卻也有很多過失)在眾議院受人攻擊,說他的措施只是權宜之計時,他回應道:“它們在我任期內一直起作用。”在當前這場鬥爭中,如果這種致命而又軟弱的思想在殖民地佔據了統治地位,那麼我們這些先人將會被後代唾罵。
陽光下從未有過如此偉大的事業,這不只是一個城市、一個縣、—個省、一個國家的事,而是一個洲——至少佔地球八分之一的事情。它不僅關係到一天、一年或一個時代;子孫後代實際上也捲入了這場鬥爭,直到最後都或多或少受到當前行動的影響。現在是把團結、信心和榮譽等美德播種在美洲大陸的時候。一點點的裂縫也會像用針尖刻在小橡樹嫩皮上的名字一樣,隨著橡樹長大而變大,後代看到的將是變大了的字元。
事情由爭論轉為訴諸武力,標誌著了一個政治新紀元的到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誕生了。4月19日以前,即敵對行動開始以前的計劃、議案就像去年的年曆,當時雖然實用,但現在已被取代,沒有一點用處了。不管問題雙方的倡導者當時提倡的是什麼,最後都歸結同樣一個問題上,即與大不列顛合併的問題。雙方之間惟一不同的就是實行合併的辦法;一方建議訴諸武力,另一方建議友好協商,但已經發生的事實表明前者已失敗,後者撤回了其影響。
和解的好處說得太多了。它就像一場美夢破滅了,我們還是我們,我們現在惟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研究問題的反面,調查附屬和依賴大不列顛給殖民地帶來的實際傷害和以後將持續造成的傷害。按照自然和常識的法則來研究這種附屬和依賴,看看我們獨立之後有什麼好依靠的,不獨立有什麼好期待的。
我聽某些人說,因為以前基於大不列顛的附屬關係使美國繁榮了,而同樣的依附對她將來的幸福是必要的,也將產生與以前相同的效果。沒有什麼比這個論調更荒謬絕頂的了。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也可以說,因為小孩是吃奶長大的,他就永遠不可以吃肉,或者我們前二十年是怎麼過的,後二十年還應該繼續這樣過。而且僅僅這樣說還不夠真實;我要大聲回答,沒有歐洲國家的管制,美國同樣繁榮,可能還會更加繁榮。使她致富的商業是生活必需品,只要“吃”仍舊還是歐洲人的傳統習慣,這些商品就會有市場。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常 識(2)
有人說,但她保護過我們。她統治我們是事實,但無可否認她也花自己和我們的錢保衛過這個大陸、她和她的統治。
唉!我們長期盲目跟從古老的偏見,在迷信上面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誇耀大不列顛對我們的保護,卻沒有想到她的動機是利益而不是依戀,不是替我們考慮來保護我們免遭我們敵人的傷害,而是為了她自己才保護我們不受她的敵人的傷害;這些敵人從不會因為其他原因和我們發生爭執,因為英國保護了我們,他們將一直是我們的敵人。讓英國放棄她在北美大陸的權利,或者北美大陸獨立起來;我們應該與法國和西班牙和平共處——只要他們與英國交戰,漢諾威最後一戰的慘狀告誡我們不要依附他國。
最近有人在國會中說,如果不透過母國,我們這些殖民地將彼此毫無干係,例如賓西法尼亞和澤西等,成為姊妹殖民地是因為有英國。依此類推,顯然這樣來證明殖民地之間的關係繞了一個很大的圈子。不過這也是證明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充滿敵意(或敵對關係,如果可以這樣說)最接近也是惟一正確的方法。法國和西班牙過去沒有、將來也不可能是我們美國人的敵人,而是我們作為大英帝國臣民的敵人。
但也有人說英國是母國,那她的所作所為就更可恥了。虎毒不食子,連野人也不會和家人打仗。因此,如果這種說法是真的,那也是對她的譴責。但碰巧不是真的,或只能說部分是真的,母國這個單詞已經被國王和他的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