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影響,臨床上可以表現為氣血虧虛兼有痰溼中阻的證候。如痰溼中阻,鬱久化熱,形成痰火為患,甚至火盛傷陰,形成陰虧於下、痰火上蒙的複雜局面。再如腎精不足,本屬陰虛,若陰損及陽,或精不化氣,可以轉為腎陽不足或陰陽兩虛之證。此外,風陽每夾有痰火,腎虛可以導致肝旺,久病人絡形成瘀血,故臨床常形成虛實夾雜之證候。若中年以上,陰虛陽亢,風陽上擾,眩暈常作者往往有中風暴厥的可能。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頭暈目眩,視物旋轉,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仆倒。
2。可伴有噁心嘔吐、眼球震顫、耳鳴耳聾、汗出、心悸心慌、面色蒼白等。
二、病證鑑別
1。眩暈與中風
中風以猝然昏僕,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語,或不經昏僕,僅以喁僻不遂為特徵。眩暈之甚者暈倒與中風昏僕相似,但暈倒者記憶空白,瞬間即清,且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諸症。也有部分中風病人,以眩暈、頭痛為其先兆表現,故臨證當注意中風與眩暈的區別與聯絡。
2。眩暈與厥證
厥證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為特徵,發作後可在短時間內甦醒,嚴重者可一厥不復而死亡。眩暈嚴重者也有欲僕或暈旋仆倒的表現,但眩暈病人記憶空白,意識並不喪失。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相關臟腑
眩暈病在腦竅,但與肝、脾、腎三髒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肝陽上亢之眩暈兼見頭脹痛、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口苦脈弦等症狀。A選AA書A網xuanshu^。c^o^m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之眩暈,兼有納呆、乏力、面色咣白等症狀。脾失健運,痰溼中阻之眩暈,兼見納呆嘔惡、頭痛、苔膩諸症。腎精不足之眩暈,多兼有腰痠腿軟、耳鳴如蟬等症。
2。辨標本虛實
凡眩暈輕,反覆發作,遇勞即發,伴兩目乾澀,腰膝痠軟,或面色咣白,神疲乏力,脈細或弱者,多屬虛證,由精血不足或氣血虧虛所致。凡眩暈重,或突然發作,視物旋轉,伴嘔惡痰涎,頭痛,面赤,形體壯實者,多屬痰溼所致;瘀血所致者,眩暈日久,伴頭痛,痛點固定,唇舌紫暗,舌有瘀斑;肝陽風火所致者,眩暈,面赤,煩躁,口苦,肢麻震顫,甚則昏僕,脈弦有力。
二、治療原則
眩暈的治療原則是補虛瀉實,調整陰陽。虛者當補益氣血,滋養肝腎,填精生髓;實者當潛陽息風,清肝瀉火,化痰行瘀。
三、證治分類
1。肝陽上亢證
症狀:眩暈,耳鳴,頭目脹痛,口苦,失眠多夢,遇煩勞鬱怒而加重,甚則仆倒,顏面潮紅,急躁易怒,肢麻震顫,舌紅苔黃,脈弦或數。
證機概要:肝陽風火,上擾清竅。
治法:平肝潛陽,清火息風。
代表方:天麻鉤藤飲加減。本方功用平肝潛陽,清火息風,可用於肝陽偏亢,風火上擾而導致的眩暈。
常用藥:天麻、石決明、鉤藤平肝潛陽息風;牛膝、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黃芩、山梔、菊花清肝瀉火;白芍柔肝滋陰。
若肝火上炎較甚,口苦目赤,煩躁易怒者,酌加龍膽草、川楝子、夏枯草;若肝腎陰虛較甚,目澀耳鳴,腰痠膝軟,可酌加何首烏、生地黃、玄參;若見目赤便秘,可選加當歸龍薈丸;若眩暈劇烈,兼見手足麻木或震顫者,加羚羊角、石決明、蜈蚣等。
2。痰溼中阻證
症狀:眩暈,頭重昏蒙,或伴視物旋轉,胸悶噁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膩,脈濡滑。
證機概要:痰濁中阻,上蒙清竅,清陽不升。
治法:化痰祛溼,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本方燥溼化痰,平肝息風,用於治療脾虛溼盛,風痰上擾之眩暈。
常用藥:半夏、陳皮健脾燥溼化痰;白朮、苡仁、茯苓健脾化溼;天麻化痰息風,止頭眩。
若眩暈較甚,嘔吐頻作,視物旋轉,可酌加代赭石、竹茹、生薑、旋覆花;若脘悶納呆,加砂仁、白蔻仁;若兼見耳鳴重聽,可酌加鬱金、菖蒲、蔥白;若痰鬱化火,頭痛頭脹,心煩口苦,渴不欲飲,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者,宜用黃連溫膽湯。
3。瘀血阻竅證
症狀:眩暈,頭痛,兼見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鳴耳聾,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