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一般的思路認為——你屬於哪種性格型別的人=你適合做哪種職位。

而筆者的思路則是——哪種職位=引發了你身上的某種特徵。

這條思路筆者稱之為引動原理,是筆者當年困惑於“人的命運究竟是怎麼樣”這個問題中領悟出來的(如命運含章裡面提到的“運引動命”)。

兩者的區別在於:

前者,人事總監告訴你,“你不太適合當主管,可能適合多做點實事(性格特徵型別符合不了這個職位)”;而後者,筆者則是告訴你,“主管這個位置呀,它能夠使你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大局能力發揮出來,但是它容易使你的情緒受到波動,因此你若要做好這個位置,我可以做一些佈局來壓制你的情緒,從而做到揚長避短。”

通常在大多數人心中,當你們認為一個人適合做什麼的時候,這就意味著你們幾乎認定了這個人這一輩子在某一行業某一崗位上做成怎麼樣。

為什麼諸葛亮在死之前,已經知道了魏延最終在某一時刻會叛變呢?就是因為他結合了當時的形勢趨向,從而把握了引發魏延叛變特性顯現出來的形勢點,時間點。

所以我們很多時候,會跟感嘆,“真想不到,你居然有這方面的能力呀!做得不錯!”,“為什麼他在這個任務上竟然失手了?!”……

②人性的定性

人性的定性,指的是這個人是怎麼樣的,如何的。那我們怎麼去獲取這些認識的呢?人性的定性有兩種方法:

(1)輪廓識別——底線

………………………………………………………………………………

知識拓展:諸葛亮觀人七訣: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作為中國古代的頭號智者,不僅謀略過人,在選人、用人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他從人的“志”、“變”、“識”、“勇”、“性”、“廉”、“信”七個方面總結出的用人之道,不僅全面、深刻,而且可操作性很強,極具參考價值。

一、“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知人,最為重要的是要知其人品(注意,這裡的人品解讀為志向)。人品支配行動,行動反映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人個人志向是否堅定,意志是否動搖,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所作所為,能否經得起考驗,是臨陣脫逃的還是一往如前,這是一個人的人品之核心,也是知人的基本點。古往今來,任何一個事業成功者,無不是志向專一者,無不是信仰堅定者。考察一個人,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可“問之以是非”,看其對是非曲折的判斷,對某事物的看法,觀察其志向。凡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含混不清、摸稜兩可的人,那些隨風搖動、忽東忽西的“牆頭草”式的人,往往是善於察言觀色、附炎趨勢的人,他們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和內心道德的操守,只習慣於見風使舵,沒有定性,這些人最容易在關鍵場合、關鍵時刻損害國家、民族的最高利益。只有志向高遠、立場堅定、胸懷寬廣、志同道合的人,才會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業同命運、共呼吸,奮力拼搏,不辱使命。

二、“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窮之以辭辨而觀其變”,即用激烈的言詞激怒他,以考察是一個人氣度和應對突然問題或事件的應變能力。

三、“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古人曰:“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人為創設一個創難環境,“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勇是忠誠、勇敢、剛強與堅貞的優秀品質,只有在危難之時一個人所表現的膽識和勇氣才是最真實的。

五、“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有這麼一種說法,酒後喜歡唱歌的人,生活起居較具規律性,也是樂觀進取之人,雖會酒醉,但心不會醉;醉後就睡的人是理智型的人,平常不喝酒時頗懂得自我約束,言行也少逾矩;醉後愛笑之人個性樂觀、隨和、不拘小節,也是頗具幽默感之人;酒後喜歡嘮叨、爭吵,甚至會動手打架之人,平常情緒不穩,是處在長期的時運不濟,或屢遭挫折、不順的際遇下,屬於懷才不遇的典型,其目前之運勢則是處在蹇滯阻塞難通的情況下;喜歡獨自一人默默喝酒之人是落寞寡歡型之人,拙於交際與詞令的表達。當然這種說法也有偏頗之處,不能以偏概全,但酒後往往誤事或失德的人可見其定力不足,修養不深,若不戒之,恐難以擔當重任。

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對人最大的考驗是什麼?是金錢,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