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如《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裡面的“關心父母身體健康”,合乎古訓,我非常希望兒子能做到,可怎麼實現呢?我給他看過《二十四孝圖》,他對鯉魚躍出的故事有些興趣,卻說別的人物“變態”,我該怎麼講解?我的妻子感冒了,吃早飯時連打了四個噴嚏,兒子頓時樂不可支,我該批評他嗎?
而父母最大的難處,任何《守則》或《規範》裡面都沒寫。我們,與許多父母一樣,既希望孩子能是個好人,又希望他有好的前程。也就是說,既希望他是個正直的人,又希望他在社會中成功。而以現在的情形,或可以預見的將來看,這多少有些矛盾。
上個月,兒子要我們“買荔枝,多多的”。他一向不喜歡荔枝,我和妻子自然要問是怎麼回事。原來,他的班主任要過生日,而幾天前,她曾偶爾談到最喜歡的水果是荔枝。我非常不喜歡讓孩子做這種事,老師過生日而學生討好,這種事讓我厭惡。但我們應該怎麼指導他?
與此相類的事,以後還會有很多。成年人懂得分寸,懂得哪些事需要固守,哪些事可以通融,既可不失原則,也能保持人際關係的潤滑,而孩子不可能理解這些。他一直不喜歡這位班主任,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要他什麼也不送,那樣直則直矣,危亦在其中也。我只好建議:“估計你的班主任會收到大量的荔枝,所以,你也許該送點別的,比如……一盒慶大黴素?”這個主意沒被採納,最後他按照母親的建議,送了一張卡片。
◇歡◇迎◇訪◇問◇虹◇橋◇書◇吧◇
第4節:家有小學生(2)
既不想讓他長成個騙子,又不想讓他成為與別人格格不入的“狷”者。《老子》裡面講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那是非常好的境界。不過但凡寫進《老子》的,那肯定是做不到的事,何況對一個孩子!
我覺得他學到了好多虛偽的東西,卻不知如何糾正。糾正而不趨於另一端,是很難的事。我不反對兒子學一點虛偽之術,不過我想,對此他將來也許會有非常多的機會。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還是先學誠實比較好。
前幾天我看到他寫的作文,叫《國慶遊記》,裡面有大量的溢美之詞,無論是對路旁的風光,還是對他自己的幸福感。而他描寫的那個地方,我簡直就沒去過。他洋洋灑灑地寫:“拐過去我就看見了大瀑布,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啊!”我也看見過那個所謂的“瀑布”,比我高一頭,用來淋浴倒正好。而語文老師在這一行濃圈密點,批雲:“貼切!”我還能說什麼?隨他“直下三千尺”去吧。
我承認我的一些教育辦法也不怎麼樣,但我有時“反著幹”的理由只是想讓孩子知道,除了正規的教育,世界上還有各種見解、各種行為。也許這給三年級小學生出了太多的難題,所以我已經著手糾正自己,比如我不再給他“工資”和“獎金”。而對他已經積攢起來的過多的資金,也開始陸續清理:我和他打撲克,把他的錢一點點贏回來。
▲虹橋▲書吧▲BOOK。▲
第5節:童話皇帝:朱厚照
童話皇帝:朱厚照
舊史中有趣的事不多,一旦遇到,哪裡捨得再板起臉來讀?如明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若觀其政,自然要皺眉頭,若論其人,只好微笑。貪玩的年輕皇帝,代有其人,但花樣百出如他這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說前無古人,只成立一半。南朝劉宋的後廢帝劉昱,在某些方面,可算明武宗的先鞭。單看這位小皇帝最後一天的日程,便知道他的作風:先是微行出北湖,匹馬先走,羽儀不及;隨從張五兒的馬掉到湖裡去了,劉昱大怒,自己動手把那匹馬刺死,又屠割之來出氣。接下來在一個叫蠻岡的地方比賽跳遠,然後闖到一所尼寺去,詳情不明。晚上,去新安寺偷狗,到曇度道人那裡把狗煮來喝酒。夜裡回宮,飲酒至大醉,遂在醉夢中被人殺死了。
正德有劉昱的滑稽,但沒有他的殘暴。正德脾氣是不錯的,被人冒犯了,從不大生氣。在明朝,這樣好性子的皇帝可沒幾位。他的性格,只是童心太盛,做太子時,貪玩的名聲已經遠播,等十五歲上做了皇帝,更覺手腳伸展,於是今天到西海擎鷹搏兔,明天上南城攀險登高,還在宮中演武,火炮聲響徹晝夜,士民聽到,無不變色。
正德的故事流傳很多,只說他三件事。第一件是熱愛旅遊,起先是在京城微服出行,時常單騎遠出,滿山遍野地亂跑。把附近的景緻玩遍之後,又要出遠門。在近處逸遊,臣下尚要嘮叨不休,每一出格,諫疏雪片般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