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部分

在緊緊地盯著李自成一樣,這就是他要的效果,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人,歷史上那麼多次戰爭的教訓,他實在是太明白情報的重要性了,有的時候準確而且及時的情報比幾十萬大軍更加有用。

官道上面,張雷他們的馬車隊伍綿延數里,這些裝載在箱子裡面的武器引來了周圍的人的無數猜想,好奇心本是人們的天性,張雷做得越是隱秘,感興趣的人就會越多。

這一天,張雷他們剛剛翻過一座山頭,進入了達州地界,馬上就接到了四海鏢局傳來的訊息,說是李自成剛剛透過了漢中,現在正在繼續往南前進,方向是西南方的廣元,張雷當機立斷,加快速度往廣元的方向進軍。想要在這一段路程上面趕上李自成。

從應天府出來,這一路過來起碼千里,到現在大家都有些疲憊了,張雷讓羅德曼傳令下去,大家再加快腳步,用不了多久就能夠遇上李自成的部隊了,到時候大家可以毫無顧忌地打。

這話和望梅止渴產生了一樣的效果,大家都顯得亢奮了起來,張雷也鬆了一口氣,經過這麼長的遠征,終於見到李自成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林中的鳥兒發出各種各樣嘈雜的聲音,地上斑駁的都是樹葉的影子,張雷他們穿行在這一片人跡罕至的森林之中,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他們終於來到一片寬闊的地帶的時候,距離李自成的部隊已經不到三十里了。

這是一個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的距離,張雷倒是很希望馬上就和李自成相遇,但是他們這麼多人根本就不可能在前進的過程中做到悄無聲息,因此李自成的斥候也已經發現了他們。

在李自成的營帳中,他正在和自己手下的謀士商量著對策。對於李自成來說,傳奇故事頗多,而且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梟雄還在於他能夠和部下打成一片。這在等級森嚴的社會里面是一種極其難得的品質,就好像張雷也是擁有幾百年後的意識才會覺得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那樣,但是李自成並非一個穿越客,能夠做到實屬不易,也正是因為這種不容易,但凡是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都會被大書特書,比如說剛剛開始創業的劉皇叔,精忠岳飛等等。

“聽說他們攜帶著大量威力巨大的大炮,咱們應該怎麼應對?”李自成坐在鋪著虎皮的椅子上面,看向下面的一群大臣。自從高迎祥在崇禎八年戰死之後,他繼任闖王,因為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隊伍越發壯大,已經成了農民軍中的主力。

聽了李自成的話,其下首一面容白淨的中年儒生開口說道:“大王,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從咱們提出‘均田免賦’之後。隊伍日益發展壯大。現在已經擁兵百萬,就算是他有堅船利炮又如何?官逼民反,向來採取蠻橫手段征服百姓的統治都不會長久,只要咱們爭取到了民心,不說他們的大炮,就算是再厲害的武器,也不可能將我們打敗的。”

說話這人名字叫李巖,在明末的歷史上。李巖是一個重要人物。李巖原名李信,河南開封府杞縣人,天啟丁卯年舉人。其父李精白是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銜,崇禎初年在魏忠賢逆案中被定以“交結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為民”的處罰。在明末官場中,這其實算不了什麼,因此,李精白在家鄉的名聲並不壞。雖被削職為民,但李家仍是杞縣的數一數二的鄉紳財主。

李巖讀書很用功。年紀輕輕就中了舉,《明季北略》上說他“有文武才”,從他後來所從事的軍事實踐活動看,卻非虛語。這樣一個文才武略的少年公子,大概在當時也是很罕見的。他生性慷慨豪爽,常常賙濟窮人;又愛打抱不平,伸張正義。他的性格倒像一個江湖俠士,很喜歡結交朋友,他在杞縣名聲很好,百姓都稱他為“李公子”。

他後來成了家,娶了湯氏,湯氏出身於杞縣豪門之家,知書達禮,賢良淑德,是一位美麗的大家閨秀。

他一個被稱為“有文武才”、“好施尚義”的知識分子。崇禎13年,李自成從巴西、魚腹諸山突圍出來,輕騎由鄖縣、均縣走河南,李巖參加起義軍,當時記載,李自成看到李巖的時候,用了四個字——相見恨晚。

李巖入夥後,就勸李自成“尊賢禮士,除暴恤民,”,“假行仁義,禁兵淫殺,收人心以圖大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巖很懂得一些輿論宣傳的奧妙,他派人扮成商人,在民間廣佈流言:“闖王仁義之師,不殺不掠”;還編出童謠,讓小兒到處傳唱:“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家都歡悅”。就是在這一年,嗷嗷待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