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東西數十里……閭閻之人與縉紳先生競勝,而園林亭榭,秀甲一時。……蓋其舟車四出,貨鏹所興,鉛山之重鎮也。”[16]而明中葉江南出現的城市鄉居化,更加速了園林的發展。所謂鄉居化,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腰纏百萬,追求封建的高消費,由城居地主向鄉居地主移動,到鄉間的山涯水曲,修建別墅、園林,遠避市囂,追求“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的精神境界,及四時皆有天然景色盡收眼底的賞心樂事。另一個方面,即在城內尋求鄉村氣息,財力雄厚者,建造“都市裡的村莊”,財力一般者,也極力羅致花木奇石,植修篁數竿,以求足不出戶,也能領略村景一二,朝朝暮暮,賞心悅目。

※BOOK。※虹※橋書※吧※

第58節:論明代江南園林(2)

明朝人為鄉居大唱讚歌者,頗不乏人。如莫是龍謂:“人居城市,無論貴賤貧富,未免塵俗囂喧……我願去郭數里,擇山溪清嘉、林木叢秀處,結廬三畝,置田一區,往返郡邑,則策蹇從之。良友相尋,款留信宿,不見縣官面目,躬親農圃之役。伏臘稍洽,尊俎粗供,嘯歌簷楹之下,以送餘年,其亦可乎。”[17]也有人說:“入城居一二世後,宜於鄉居則再往鄉居,耕讀相為迴圈,可久可大,豈非吉祥善事哉!”[18]顧元慶還專門論述瞭如去鄉山居,必先識道的重要性:“凡山居者,先須識道,而未識道而先居山,但見其山不見其道,故心境未通,矚物成壅,則鬱郁長林,峨峨聳峭,鳥獸嗚咽,松竹森梢,水石崢崢,風林蕭索,藤蘿縈絆,雲霧氤氳,適足以資其喧耳。”[19]這裡,實際上提出了鄉居與美學修養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色彩。有人甚至概括出山居八德,也就是鄉居的八大好處:“山居勝於城市,蓋有八德。不責苛禮,不見生客,不混酒肉,不競田宅,不問炎涼,不鬧曲直,不徵文逋,不讀仕籍。”[20]這是對“羲皇上人”式道家共同體生活的嚮往,在田園風光中陶冶性靈,反而變得次要了。至於鄉居者的具體生活情景,也是因人而異,大體上分為兩種型別:一是把城市裡的驕奢淫逸聲色犬馬,搬到鄉間園林中去,追求特種“山林之樂”;一是以鄉村為天然園林,過著桃花源式恬淡寧靜的生活。前者可以蘇州的範長倩為代表,史載:“少參範長倩居天平山精舍,擁重貲,挾眾美,山林之樂,聲色之娛,吳中罕麗矣。……卜築此山,搜剔巖藪,疏鑿池沼,建亭榭堂廡,植嘉樹美竹,大費經營位置,遂為茲山增色。春秋花月,遊人之盛如蟻。”[21]而後者,一首《山居吟》,可謂將這一型別者的鄉居生活刻畫得淋漓盡致:“紅蓮米,紫純羹,飯後摩腹東村行。村中有古寺,松竹多縱橫,與僧博弈罷,溪閣忽秋聲。網三魚,射三鶯,蔌既陳,酒復清,採菱剝藕供先生。不衫復不履,無姓亦無名。如此真率味,休傳到市城。……背山臨水,門在松陰裡,草屋數間而已。土泥牆,窗糊紙,曲床木幾,四面攤書史。若問主人姓誰?灌園者陳仲子。”[22]當然,對城市居民來說,去鄉村建園林者畢竟是少數人,多數人只能在城內因地制宜,修建大大小小的園林,三吳城中,尤其如此。時人載謂:“凡家累千金,垣屋稍治,必欲營治一園。若士大夫之家,其力稍贏,尤以此相勝。大略三吳城中,園苑棋置,侵市肆民居大半。然不過近聚土壤,遠延木石,聊以矜眩於一時耳。”[23]

江南園林的發展,與明代政局的變化也是很有關係的。明中葉後,宦官進一步專權,黨爭激烈;明末的閹黨、東林黨,更是互為水火,鬧得沸沸揚揚,直至明亡。急劇變化的政局,錦衣衛的橫行,忠臣良將不斷遭迫害、受株連,使不少正直之士政治上失去安全感,感到“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前程似茫茫苦海,心灰意冷,從而掛冠避禍,高臥林下,宦囊豐裕者,造園林以享天年,便蔚為風氣。韓邦靖的《山坡羊》,屠隆的《漁陽鼓》、《逍遙令》,可謂生動地刻畫出這部分人的心態。

《山坡羊》:肯靠山,南山北偃。肯倒海,東海西翻。我如今心兒裡不緊,意兒裡有些懶。如今一個個平步裡上青天,一個個日日近龍顏。青山綠水且讓我閒遊玩。明月清風,你要忙時我要閒。嚴潭,我會釣魚,誰不會把竿?陳摶,你會睡時,誰不會眠?[24]

《漁陽鼓》:俺少時,也有偌大的志量:秉精忠,立廟廊,奮雄威,出戰場,去擎天捧日,做玉柱金梁……今日裡,是天涯風波飽嘗,心兒灰冷鬢兒蒼。因此上撒漫文章,捲起鋒芒,結束田莊。急收回一斗英雄淚,打疊起千秋烈士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