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國民理事,大國民理事每十年選舉中央治略府三大治略公。

由於道教掌握著國內唯一的報紙印發權力,劉協確信。只要自己想控制,三治略公還是將由自己說了算,而且某種程度,他們是國民選擇出來地,抹消了大漢皇帝控制三治略公。進行管理國家的本質情況。

當然,好的情況就是,三治略公和中央治略府時刻處於中央皇庭和大漢帝國國民院地監督下,他們想要腐敗的機率是非常低的,對一個帝國來說。管理者奉公職守,不發生貪汙情況是最重要的事情。

帝國民主的本質精神就是國民選擇符合帝王需要的三治略公,但他同時又邁開了民主的腳步。

大漢帝國用了三十年的時間終於從傳統中國的帝王制走向了二元君主制帝國,這是劉協認定的方向,也許再走上三十年,大漢帝國的二元君主制帝國會走向一個更穩定的二元君主制民主帝國。

中央皇庭開始進行大漢帝國《道報》,考慮國家通訊機構的延時性,《道報》採取每個各州道臺自行負責,每日一份,增加廣告設定,主要集中在城市印發,透過馬車和貨船向本州其他城市運送,很多時候月初第一日地報紙需要半個月才能普遍抵達州內各個城市。

《道報》每份售價定位十錢,一般的城市居民都能夠購買,主要內容涉及各種知識普及和帝國軍事勝利的報道,也有專門版塊講解道教《三尊道經》,向子民宣傳道德教育思想,宣傳部分優秀公民的事蹟,當然保留部分版塊留給商社,當然經費是非常高的。

同樣,劉協也規定大漢帝國國民院和中央治略府每月的工作陳述獨立為《民報》,免費發放給所有帝國大國民。

大漢帝國的大國民重要性越來越增加,想要成為大漢帝國的大國民就必須首先有高素質和高品德,而大漢帝國的高素質和高品德標準是很清晰的,也非常容易提名,但另外一個方面,論到貢獻,這就需要屬於中高層收入,也只有商人、侯爵、技師、醫師、律師、學者六種人,他們也是受到大漢推崇的人員,除此之外各地有名望的家族族長也可以進入大國民階層。

大漢帝國的大國民和國民階層本質上並不代表民眾,或者說他們只能部分代表,更多的還是代表各自利益集團的利益,而劉協需要的就是這種利益集團的代表者,只有他們懂得和帝國皇帝配合的重要性,只要皇帝不侵犯他們的既得利益,他們也會選擇支援皇帝,另一方面,皇帝也不能夠為所欲為。

真正把民主交給百姓,只會選出像小布什那樣傻兮兮的總統,大漢帝國的子民就算再優秀,他們集體選出來的三治略公恐怕也就是管寧、邴原這樣的空有名聲,真正治理起國家就一團亂的所謂名流人士。

只有利益集團才會非常小心,他們需要選擇能保護帝國利益和自己利益的人擔任三治略公,他們非常清楚,一旦帝國完蛋,他們的財產也會跟著完蛋,這就是大漢帝國民主和羅馬民主之間的差別。

劉協建立的帝國更嚴格的稱謂應該是二元君主制民主帝國,這是劉協在研究各國體制後,針對中華文明摸索出的新體制,考慮到中華文明殘存多年的集權皇帝夢和文化。他在二元君主制的基礎上增加多利益集團共商民主制,來限制帝國在制度上回歸的可能性。

大漢帝國的體制從早期的御府、治略府、統帥府三府並立的封建帝王制帝國過渡到二元君主制帝國後,繼續過渡到中央皇庭、中央治略府和大漢帝國國民院三權獨立的二元君主制民主帝國,三權之外。中央太學府、中央廉政公署、中央法院三個分權機構採取帝王任命,向中央皇庭和大漢帝國國民院同時負責。

在華夏十七年開始,由於大漢帝國國民院還需要非常長的組建和磨合時期。中央治略府、中央太學府、中央廉政公署和中央法院很長時間內仍然保持向中央皇庭負責的模式,

劉協估計的沒有錯的話,即使到大漢帝國國民院建立後,由於景山基社和道教的存在,大漢帝國國民院表現的實際特徵仍然是向大漢皇庭負責,這種二元君主制帝國的本質沒有出現變化,但民主的腳步終究邁出去了,而民主的作用就是穩定社會,只是更高階地管理模式而已,所以大漢帝國的民主還是繼續深化。只是範圍還侷限在大漢皇帝能夠控制和平衡的範圍內。

劉協建立大漢帝國國民院地本質思想就是確保二元君主制的長久穩定,使帝國各種利益集團能夠在大漢帝國國民院內找到一個溝通渠道,確保大漢帝國的穩定。使國家避免內亂,使帝國能夠長期集中精力透過對外作戰增加帝國財富,同時避免自己的子孫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