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這個概念都不存在。但是,這不等於說中國沒有過完整的國際戰略。從建國初期毛澤東提出的向蘇聯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戰略,到20世紀60年代同蘇聯進行意識形態論戰時提出的革命路線,再到70年代的“三個世界劃分理論”,都是闡述相當完整、邏輯相當嚴密的、具有最高權威的國際戰略思想。我認為,1977年以人民日報編輯部名義發表的文章《毛澤東同志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是對*列寧主義的偉大貢獻》,就其邏輯的完整性而言,在那個歷史時期達到了國際戰略思想的頂峰。
當然,改革開放之前的國內政策和整個國家發展方向,決定了當時國際戰略所帶有的時代烙印和侷限性。當年中國的國際戰略,從外延、內涵到表述方式,都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時期的戰略思想的延伸。其明顯特徵,是將國內階級鬥爭的分析框架運用於“國際階級鬥爭”,目標相對單一,敵我友營壘分明。往往被今人忽略的是,雖然在今天看來意識色彩濃厚,但當年的國際戰略是以推進跨越國界的普世價值為基礎的,這些普世價值訴求不僅基於國家關係準則,更基於推翻帝國主義秩序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讓全世界無產者和革命人民翻身求解放。它的邏輯起點是世界各國的“人民群眾”、“無產階級”,同時強調國家的階級屬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戰略思想大大豐富了。思想樊籠被打破,相關的戰略研究、學術研究逐漸發達,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但是,卻沒有出現過去那種具有理論權威和一以貫之的邏輯的“重頭”標誌性國際戰略檔案。究其原因,主要不在於當今理論家的水平不夠,而在於作為國際戰略根基的中國國家利益,在全球政治形勢的深刻變化中已經多元化、複雜化;中國的核心價值觀也在重塑之中,更多追求中國特色而非突出人類普世價值。因此,國際戰略不可能再沿用“一邊倒”或“三個世界理論”那樣的線性思維來構築。
2006年8月舉行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提出了“要堅持政治、經濟、文化相結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相統一,加強戰略謀劃和整體運籌”。同時,又明確了“外事工作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密結合國內工作大局,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中加以推進”。這些論述,可以理解為中國國際戰略的總目標,或者對國家利益的界定。不過,對於如何確定對國家核心利益的威脅來自何方,又以何種方式和手段來消除威脅,最終達到戰略目標,還是留下了思考餘地。在現階段,構築更為明確的中國國際戰略,核心問題在於確定各項國家利益之間的內在關係,統籌協調各個相關政策部門的不同視角。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關於構築中國國際戰略的幾點看法(3)
國家對外關係中的核心利益,至少包括主權、安全和發展三個方面。“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始終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穩定壓倒一切”,都是中國政府反覆重申的原則。當然可以論證這幾個方面相輔相成,辯證統一。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會發生各項國家利益之間如何排列輕重緩急的問題,甚至在理論上也是眾說紛紜。例如,有的論者認為如果不完成國家統一,中國的和平發展程序遲早會中斷,因此國際戰略不能以經濟發展為中心,而應首先完成統一大業;還有人強調,儘管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軍事安全仍然是國家安全的核心;也有一些觀察家指出,金融安全才是真正的核心國家利益。一般而言,黨和政府負責處理經濟、軍事、意識形態、國家統一、國內政治安全、外交事務的各個決策部門,都認為自己所主管的工作代表著國家的核心利益。如果這些都是核心利益,那麼它們是如何合成的?是否有可能劃分出首要次要,輕重緩急?
我認為,主權、安全和發展三大利益,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歷史條件和不同的緊急狀態中,各項利益的輕重緩急是可能發生變化的。在外敵入侵、領土主權受到嚴重挑戰或國家面臨分裂的緊迫威脅(比如需要援引《反分裂國家法》使用武力制止分裂行為時),就需要暫時犧牲經濟發展方面的利益。而一旦發生嚴重自然災害、金融危機、公共衛生危機(如非典)等全域性性的重大突發事件時,政府需要集中主要精力和調動國內外資源,用以處理“重中之重”的問題。在重大危機期間,其他方面的利益就只能兼顧。但是,既然在現階段“外事工作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那麼在沒有出現其他方面重大危機的情況下,同經濟建設相關的利益、事務,同中國經濟關係最密切的國家,事實上處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且理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