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928年最優秀地電影作品之一。”
在這一期地《電影手冊》上,有一篇文章特別地引人注目,因為這篇文章是我寫的。
在得知《馬戲團》首映的訊息之後,我特意到印第安納波利斯的電影院裡看了一場,出來之後感慨良多,當即寫了一篇文章發給了比採爾。
儘管我和卓別林不和的事情在好萊塢乃至在整個美國都是眾所周知,但是對於他的這部電影。我依然極為敬佩。
“我要說的是,當我在維太電影學校讀書地時候。最喜歡的好萊塢電影導演有兩個,他們也是我地榜樣,一個是大衛。格里菲斯。另外一個是查理。卓別林。對於分工明確的好萊塢來手,卓別林先生是一個異類。可以說,他是好萊塢電影史上。最早的一個不自覺地實踐‘作者論’地導演。他的電影作品,全是自編自導自演,
全是自己的特有風格,這一點,好萊塢沒有人能夠比
“因為種種原因。這幾年來,卓別林先生的電影作品很讓人失望。在《淘金記》之後,他的電影似乎走入了一個死衚衕。質量下降,藝術天分損失殆盡。這讓所有好萊塢電影人都感到痛心。但是這一部《馬戲團》,猶如一團火把,讓我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好萊塢有優秀的表演傳統,就喜劇而言,塞納特、基頓和卓別林,代表了這一領域的不可逾越的高峰。而三個人中,若論電影地藝術水平的話,卓別林先生明顯高出一籌。他的表演,全景式地不間斷的長鏡頭表演,在好萊塢只此一家。《馬戲團》中,這種表演風格依然在延續,鏡頭裡地卓別林,不是用手錶演,不是有臉表演,他是用整個身體在表演,那麼的完美,那麼的具有想象力!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和以前的電影相比,卓別林顯然有了很大的改變,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