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天提點一句,道:“想想那王玄策。借兵一萬,就能橫掃半個天竺,如今的三郎,手握數十萬雄兵,他能不滅天竺?先派宋璟過去,就是早日把吐蕃之事理順,三郎好早日出兵天竺。”

王玄策借兵一萬,就橫推半個印度阿三,就發生在前不久,這是唐朝的一個傳奇故事,一提起這事兒,李旦精神一振,道:“謝娘提點,我這就去做。”

李旦告別武則天,來到朝堂上,召集狄仁傑、王孝傑、張柬之、姚崇、宋璟,把武則天的意思一說,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對!一定要滅掉天竺!”王孝傑猛的站起身,大聲吼道:“滅掉天竺,再與大食決戰,大唐勝算大增。”

“沒錯!”狄仁傑、張柬之、姚崇和宋璟齊聲附和。

“宋璟,你就趕去吐蕃吧。”李旦道。

“遵旨。”宋璟領旨後,略一收拾,直奔邏些。

xxxxxxxx

邏些,布達拉宮。

李隆基召集張說、陳玄禮、楊思勖、薛直、蘇凡、李寬、張小飛、裴孝恪,以及眾將,還有格桑力措議事。

格桑力措此人精明過人,對兵法很是精通,讓李隆基大為賞識,這是一個可造之才。而且,此人忠義,對吐蕃很是忠心,投降後,對李隆基倒也忠誠,是以李隆基讓他也參與此事。

唐朝是一個開放性的王朝,沒有民族岐見,只要有才能,都會被重用。比如說黑齒常之、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這些名將,都是異族,卻在唐朝取高位。

“一瞧你們的臉色,就知道你們很歡喜。沒錯,我也歡喜,滅掉吐蕃嘛,誰能不喜呢?”李隆基話鋒一轉,道:“滅掉吐蕃不算完,僅僅是開始,我們要做的事兒還有很多,主要有兩件:一是治理吐蕃,二是滅天竺。”

“滅天竺?”一片驚呼聲響起,眾將大為驚訝。

滅天竺這事兒,他們做夢都沒有夢到過,由不得他們不驚訝。

“沒錯,就是要滅天竺。”李隆基重重點頭,肯定一句,道:“你們沒聽錯。”

“為何要滅天竺?”張小飛心直嘴快,率先問道。

“是呀。”眾將齊聲附和。

“這事押後再說,先說說如何治理吐蕃。”李隆基道:“打下吐蕃不算完事,只是開始,必須要治理好。若是不能治理好的話,打下來與沒有打下來沒甚差別。你們都說說,要如何治理吐蕃?”

打下一個地方,就得治理好,要是不能治理好,與沒有打下來有甚區別?還不如不打。

打下來,不能治理,這是遊牧民族的特點,比如匈奴、鮮卑、突厥,這些遊牧民族,雖然豔慕中原,想要奴役中原,卻是不能治理,只是把中原當作他們的倉庫罷了。

真正打下來又能治理的,應該要算蒙古人了,忽必烈是其集大成者。

打下來又能治理得好,這是華夏的特點,我們的祖先每征服一地。就能治理好。是以。我們的疆域越來越大,越來越強。

唐朝有信心治理好吐蕃,就得行動。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張說身上,靜等他給出答案。

張說策論天下第一,文武全才,這治理一事必然要落到他肩上。至於眾將,要他們衝鋒陷陣,自然是沒有問題。要他們治理吐蕃。那就是為難他們了。

“格桑力措,你是吐蕃人,你以為該當如何治理?”張說並沒有出主意,問格桑力措。

“這……我新降,不好說。”格桑力措想要避嫌。

“你有甚想法,直接說就是了。大唐之所以強盛,就在於能讓人暢所欲言,能擇善而納之。”李隆基鼓勵格桑力措,道:“你是吐蕃最貧窮之人之一,能當上將軍。所經歷的非常人所能及,你的想法見解定有獨到之處。”

“太子如此厚愛。末將就說了。”格桑力措也是一個爽快人,見李隆基是真心誠意要他說話,也不推辭,道:“末將以為,要想治理吐蕃,只需做好兩件事就成:一是奴隸,二是世襲。”

吐蕃是奴隸社會,那些貴族就是奴隸主,對奴隸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他們作威作福,不把奴隸當人。

吐蕃的奴隸制延續到了現代,直到共和國成立這才廢掉。

若是唐朝能廢掉奴隸制的話,就能得到吐蕃奴隸的支援,有了他們的支援,唐朝得到吐蕃就是十拿九穩的事兒了。

吐蕃實行的是世襲制,官位可以世襲,大論、小論、整事相這些重臣,都是因為祖輩的福廕而成為高官,而不是他們有過人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