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部分

現在。似乎歷史出了點岔子,它比原先多出無數人來……

這一刻,歷史偏離了原有軌道。

明白了這點,趙興激動地快要暈了——歷史改變了,我終於改變了歷史。

本次參加西園集會的人多了一倍不止。除了原先那二十二人外。還有大群洛黨人員——比如呂大防、王巖叟等等。原本的歷史上,現在正是蜀黨洛黨鬥爭最激烈的時候。自蘇軾主持“館職事”。傅堯俞、王巖叟、朱光庭等人斷章取義攻擊蘇軾地考試題涉嫌誹謗神宗皇帝。這一攻擊被蘇軾粉絲高太后擋了回去後,傅堯俞、王巖叟、朱光庭等人轉而猛烈攻擊呂陶。朱光庭等人是程氏弟子,是洛黨的代表人物,而蘇軾、呂陶均為蜀人,於是蜀黨、洛黨之說不脛而走。

原本洛黨該竭力攻擊蘇軾學派,他們這一攻擊是無差別的,不光包括蘇軾學派,只要對方是四川人,就是他們放對的理由——凡是四川人贊成的,他們都反對;凡是四川人反對的他們都贊成……但在西園,兩黨竟坐到了一起,在小王駙馬這座精美的園林裡,欣賞周邊三國所做的周禮演示。

西園聚會不光有蜀黨洛黨,還有數位朝堂官員,三位重量級人物——尚書左僕射(左相)文彥博、尚書右僕射(右相)呂公著、樞密使章(樞相)也在其中。這三人再加上中書令呂大防,等於整個大宋地政事堂高官全聚到了西園。

參加西園聚會人數變了,聚會的目的也變了,而如果讓李公麟再來描繪西園集會場景,想必他繪畫的手法也將改變——他從倭女翠依那裡學到了唐畫的豔麗與重彩,又在趙興那裡獲得了多種奇妙的油墨,加上他新學到的黃金分割佈局手法,畫風也從素淨淡雅變的喜歡濃墨重彩,注重畫面佈局。

……這些小小地改變,能引起大宋這個龐然大物稍稍改變前進方向嗎?

第一部 華麗的前奏曲

第1083章 失落的文明

趙興看著涇渭分明站立舞臺兩側的蜀黨、洛黨官員,發出一聲輕輕嘆息。

今天的西園集會是一次演出,為此趙興精心籌劃了20余天,並經過反覆實地彩排,這場盛裝演出首先開場的節目迎合呂大防口味——鄉飲酒禮。隨著若有若無的絲竹聲,一群帶著假鬍子的倭女成兩對上前,模仿鄉間老人的禮讓恭辭。

整個辭讓過程是一場相互詢問年齡、問家世、按長幼排序的過程,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被讓到首座,其餘人依年齡大小依次排序而坐。倭女的動作嚴格依照周禮記述,一舉一動中顯示出鄉民的敦睦。

接著進行到“傳酒”,由地方官員——在倭國,扮演這個角色的是倭皇——端著一杯酒,從首座開始敬起,然後依次下傳,每到一個人身邊,則必有一番祝頌……

現場氣氛莊嚴肅穆,趙興站在臺腳指揮演員,聽到身後有人在低低談論:“這個鄉飲酒禮,在漢代尚有記錄,比如漢高祖劉邦曾邀請鄉老舉行鄉飲酒禮,席上做《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漢以後,晉代開始,此禮衰微,不過,唐代太宗還舉行過鄉飲酒禮……本朝首倡鄉飲酒禮,還是我洛派——關中理學的功勞……“

說話地人不知是誰。但最後傳來了秦觀一聲“哼”,趙興頭也不回開口:“今兒表演的是周禮,臺上教導的是溫良敦睦,誰敢在這個時間喧鬧不安,信不信我打他個滿臉桃花開!”

趙興這話其實是針對秦觀說得,秦觀聽出他的怒氣,自覺剛才做的不妥,沒有吭氣。但剛才悄聲議論的那人不知好歹,又發出一聲重重的“哼”。以示輕蔑。對這一聲“哼”,趙興的回答是慢慢舉起手中的杖刀。

今天蘇門弟子來地時候。都整齊地穿上了“備中(唐)鎧”,顯得英姿颯爽——因為等會兒他們要配合倭人表演射儀。而趙興尤其裝備齊全,他這一舉刀,給人的感覺像一頭髮怒地公牛,雖然沒轉身,但他身後的人已感覺到趙興的認真,腳下已開始偷偷移動。

“臺下休得喧譁!”臺上的呂大防見勢頭不對。出聲喝止。他深深盯了眼趙興,後者聳了聳肩,無所謂地放下舉杖刀的手——自始至終,他的杖刀沒有出鞘,所以看起來像揮舞木棍吆喝。

蘇門弟子中秦觀最愛惹事,但他最瞭解趙興,知道對方一旦發怒,那是無所顧忌誰也勸不住。這事自己本就做得不對,鬧大了對名聲無益,所以他腳下悄悄移動幾步。開始專心看錶演。他都安靜了,蘇門弟子中,其他人都沒有秦觀那樣跳脫,蘇軾在臺上這番景象,輕輕點了點頭,沒有出面。

爭執平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