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誤讀呢?一首《孤獨的人是可恥的》贏得了多少相互矛盾的讚美啊。
好了,姜昕、希莉娜依、小柯你們都別嘆息了,算了,去吧,像王磊那樣動人、那樣現實、那樣深刻而且富於創造性的音樂都無人喝采,幹嘛還要抱怨市場呢?那唯一沒從鋼絲繩上掉下來的人就是田震,咱們幹嘛不來分析一下呢?熟悉重金屬的人會明白我下面的比喻:《執著》和《野花》其實就相當於Extreme的More Than Words、的To Be Whit you或Wild World。你首先要有強大的號召力把聽眾從歌海和麻木的耳朵裡拯救出來,其次它一定要找到人們因缺少慰藉而日益縮水的心靈,最重要的其實還是:磨去稜角,不做形式上的任何冒險。
所以還是認了吧,這不是一個掙文化錢的年代——但不等於明天也不是——要麼就做一些沒文化的音樂,要麼就別嘆息曲高和寡、我倒是真喜歡小圈子裡叫好而市場未必接受的聲音。我喜歡Punk,喜歡Lo…Fi,喜歡噪音和更多陰戾真實的東西,我同樣喜歡許巍和鮑家街43號,如果這種口味還是顯得偏狹的話,我要說還有許多和我一樣的人,還要說你們既然能哄老百姓買回聽完就扔的磁帶,為什麼就不能哄人買回聽完就犯暈的磁帶?叫好的掌聲比叫座的鈔票更有價值,是因為它更具備生命力,有著長久的價值。當盤古和祖咒在現實與美學兩個方向狂飆突進的時候,中國唱片業卻做了麻木的聵人。事實上,如果許巍一輩子只會寫更多的《執著》給別人唱,我們所喪失的將不只是《兩天》,而是推動歷史前進和使人性成其為人性的力量。當一種風格、一種音效、一種結構、一種發聲方式或一個話題受到關注的時候,大賺其錢的只有聰明地緊跟、複製、傾銷的商人——唱片工業的棟樑們,但是親愛的老闆,請先給這聲音一個自內心而發的機會吧。
是的,這就是我滔滔不絕的傾訴後唯一值得您記住的話:發自內心。那是我要聽的音樂,或者說音樂它自身需要的音樂。如果解曉東和毛寧告訴你“我的歌都是發自內心……”,那麼別信他們的鬼話,喪失了自我的人只會流別人的眼淚並用別人的語言表達,他的真誠是隻具有道德價值的。1994年我第一次聽到Painkiller(當時還不知道John Zorn)的時候,我意識到這樣執著於人的隱秘的情感、內心的悸動,又同時專注於秩序和事物的關係的聲音,其實,也就是音樂所應當具備的方向。自從藝術存在於人類世界的那一天起,牽涉到人的精神生活的事物無不追求著“內心”這個準則,可是天哪,究竟有多少人擁有豐富的內心,又有多少人能夠發現並表達內心?在實驗和前衛成了時髦的今天,我依然相信,強大的創造欲是導致自由表達的唯一動力,當然它也是一切有話要說的異端的心臟。
而這正是國內大多數唱片公司的老闆和製做人所不能正視的。他們被市場這隻虛幻的狗追趕著,瞻前顧後、精打細算然後一個個掉入賭搏般的陷阱中去,他們從來沒有勇氣去承認歌手或樂隊發自內心的粗糙、直接和陌生然而真實的財富——就是我聽到許多“原創音樂”包括鄭鈞、子曰、豐玄、王童語之後的感想。對技術的膜拜或懼怕導致了對原創性的背叛,這是可悲的,也是可笑的,因為消費者並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麼斤斤計較於形式。中國的唱片工業遲早會變成一堆塗脂抹粉的妖精,就連“另類”也難免背叛他們殘存的真實——這簡直是應該的!
這是一個盲目的時代,人們都在盲目地選擇音樂,所以別去做那些丟人現眼的“群眾喜聞樂見”的垃圾,也別指望像田震那樣深入每個人的傷口。除了老齊秦、杜德偉這類搶錢的貨色之外,我相信還有更多屬於少數人心靈的聲音,而它們也正是徘徊在大眾門口的遊魂,收留與否,其實還是傳播者的事。舉個簡單的例子,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就比Alanis Morissette更恆久也更孤獨。而它的存在證明了美國現代音樂的生命力。還說什麼呢?這盲目的時代。
你好,我是混地下的(1)
有時候地下樂隊會遇到一些奇怪的提問者。比如一個剛剛從李亞鵬或孫悅那裡回來的戴藍色窄幅墨鏡的娛記,懷裡還揣著企宣通稿和紅包,突然被編輯派去採訪這幫憤怒青年,他/她因此興奮,對對方的髮型、收入、性態度和祖籍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嘗試著打聽認不認識吸毒者,以及打算什麼時候被全國人民接受……結果通常是這樣:那個儘可能客氣的被採訪者終於得到釋放,在背後大罵這個呆鳥,而呆鳥回家去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