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帶來了和平。她也確實仁慈,愛護百姓。雖然對世家好像不太友好,但除了那些犯到她手上的之外,她對其他人還是不錯的嘛。你們看很多人都封了奇奇怪怪的官,比如那個西家的西歌,因為種活了商人送給公主的樹而得官,這不正說明公主也是對他們有著善意的嘛,我們還是應該理性的看待問題——只要不惹惱公主,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的。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沒辦法說服所有人了。
是,應該順從公主,但是不是事事都順從呢?
紀字不用了嗎?大家一起改用魯字?你們知道魯字是怎麼來的嗎?全是魯國賤民生造出來的!
魯律呢?也要遵行嗎?你們知道現在我家的下人出門買東西用的鬥都是魯鬥了嗎?計算用的是魯數,加減倍除全是魯數!終有一日,魯字魯數會代替紀字!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可能再也不識紀字!
有反對的,也有贊成的。有人就認為魯律中的《商律》其實非常便利,魯字是不好,但魯數沒有不好啊。《商律》中規定了衡量尺度,樁樁件件有法可依,現在哪怕老嫗或幼童也可以找商人買東西而不怕被騙,這難得不是好事?
就算是《戶律》也有可取之處,女子當戶也算是一件開明之舉。
所以我們應該挑著反對,比如反對魯字,不反對別的。甚至可以把魯律都翻成紀字,推廣使用。
但很快有人反駁,紀字高深,魯字淺顯,魯律的使用者多數是平民百姓,他們學魯字簡單,未必能學得會紀字,別的不說,哪有那麼多先生,那麼多書卷能給全天下的人都教會?這根本不可能。
這麼一說,魯字好像也沒那麼壞?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吵起來,最後誰都說服不了誰,只能一打了之。
黃松年對著召賢令發了幾天的呆以後,把家裡人都叫來了,把召賢令給他們看。
一一傳閱之後,黃松年問:“誰願往?”
黃沼是早就忍不住了,不顧他爹在旁邊不停的扯他的袖子,一步邁出去,大聲說:“我願去鳳凰臺!”
有他這一開口,竟然有許多黃家人都開口了,一個個說的都是:
“我願意!”
“我也願意!”
家中長輩都嚇了一跳,黃松年都瞠大雙目,驚訝的看著下面的子子孫孫。
其中竟然還有女孩子。
黃松年問他的一個曾孫女,“阿娥,你怎麼願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