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這個混沌境界一定下去多久呢?就不一 定了。算不定坐在那裡,或者躺在那裡,站在那裡,也許兩 三天,也許七天七夜,都在這個境界裡頭。你們注意,萬一 諸位將來到了這一境界,當然算不定啦,大家都有神仙資 格,能不能當選不知道,但是看到旁人到了這境界,就要幫 忙,要護法,要照應他。
“優遊充長”,形容完全自由自在。過去在重慶看到一位 老前輩,聽說他常常人定。他一個禮拜吃一次飯,我也曾當 過主人,他一個人吃一桌酒席,我們當主人不吃,在旁邊陪 他談談。他慢慢吃,又起來唱唱歌,站起來摸摸肚子走兩 圈,然後又吃,這一頓飯,要吃五六個鐘頭。這一餐吃完 了,一個禮拜不吃飯。他是吃葷的,都要頂好的,他吃飽了 起來,說聲“再見”就走了。修道的人,大家朋友不用多話 客氣,他高興起來,跟你談幾句,一個禮拜吃一餐免得麻 煩,這個可是普通人做不到的。這是講到“優遊充長”這四 個字,想到這位老朋友。修道工夫到這一步的時候,就要專 修了。
“與赤子原初在母腹中,一點造化”,他說這種情形就是 嬰兒剛剛人胎,這就是“一點造化”,我們這個性命凝結成
了。所以原文講“故曰,縱橫一寸,以為始初”,“縱橫一 丨。 寸”的地方,不一定講心窩這裡,修道家就要靈活,假使讀轉 死書就著相了,修道決不會成功。到這個時候,沒有雜念妄 想啦,拿佛學來講,貪嗔痴慢這些都沒有了。
築基結丹再養胎
上面這些叫做百日築基,真正結胎,也就是結丹,只有 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你說打坐人定,今天觀想成功有 境界,可以坐上幾天幾夜,那都不是結丹。真正結丹是自然 來的,不是你想象出來的,觀想出來就不對了。那麼這一點 來了以後,是修道第一步,這也就是說,百日築基的基礎打 好以後,不曉得什麼時間,你功德到了,修行到了,這東西 就來了,結丹以後就人胎了。《楞嚴經》也提到“長養聖 胎”,跟媽媽懷孕一樣,這個胎兒慢慢長大,道家就叫做溫 養,說“溫養真胎”,這個地方他用“真胎”,不是假的。
“溫養真胎,必須從微至著”,長養聖胎這個階段,開始 只有這麼一個境界,覺得有這個東西,真空中起妙有,不一 定只是打坐人定的時候,下座還是如此。剛才有個比喻,等 於母親懷胎一樣,隨時隨地這一念不出去,在內的。不像我 們現在打起坐來,思想亂七八糟向外散,把思想停住巳經很 困難了,所以根本談不上溫養。真到溫養的時候,這一點真 空妙有,從開始微弱,慢慢作用越來越大。
“始而成象”,開始變成那個現象,這個裡頭工夫就很多 了,如果你的智慧不夠,或者是學過其他外道,下意識有觀 想,算不定你就覺得裡頭真有個胎兒,或者覺得自己裡頭就
| 233 |
是一個菩薩像,你要是喜歡觀音,自己就是觀音像,有時覺 得完全是個剛生下來的嬰兒。所以就要注意了,“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決不能著相,否則你就走錯了路。“始而成象” 是無相之象,但是假設真到這一步,修道有時候會變真,所 以說,很難,就是在這種地方要真智慧了。
開始成象,慢慢工夫培養鍛鍊成熟,“繼而成形”,就像 嬰兒在孃胎裡成胎以後,慢慢生成脈絡、筋骨出來了,“四 肢五臟”同我們現在身體一樣,“並筋絡骨節之類件件完備, 具體而行”。千萬注意啊!這段是形容辭,形容一個胎兒在 孃胎中這樣長成。
所以他說原文還是形容辭,“故曰,四肢五臟,筋骨乃 俱”,這個時候成形了,就是形容長養聖胎。這個裡頭就講 不清楚了,講清楚了工夫不到也沒有用,到了再說,這是第 一。第二,古代人講這些是有他道理的,他給你講了以後, 你非走錯路不可,因為人這個慾望,聽到一個高遠的境界, 告訴他不可以著相,我知道!我知道!但他下意識已經著相 了。你告訴他,要空掉,我知道!我知道!到時候充其量碗 那麼大一個空,如此而已,非著相不可,很難辦。可是道書 的形容,也只能著相地形容。
長養聖胎的變化
1誇旁
他說“須知,四象五行包絡法身,便如四肢五臟。法身 漸漸堅凝,便如筋骨,非真有形象也”。“長養聖胎”是說像 長成一個人一樣,胎兒四肢五臟都有了,現在告訴我們正統 道法,性命雙修,脫胎換骨的正道。我們必須要知道,說 2341 一
“四肢五臟”,是比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