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又東五百里,曰僕鉤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無鳥獸,無水。

第十二山,鹹陰山

又東五百里,曰鹹陰之山,無草木,無水,

第十三山,洵山

又東四百里,曰洵山,其陽多金,其陰多玉,有獸焉,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其名曰患(羊旁)洵水出焉,而南流注於閼yan之澤,其中多芘pi蠃luo。

第十四山,虖勺山

又東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木(丹),其下多荊杞qi,滂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海。

第十五山,區吳山

又東五百里,曰區吳之山,上無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

第十六山,鹿吳山

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第十七山,漆吳山

東五百里曰漆吳之山,無草木,多博石,無玉,處於東海,望丘山,其光載出載入,是惟日次。

第2篇 第3篇

第2篇

西山經 二經

這一篇史詩記錄的地區在渭河北,黃河西,也就是今天的陝北高原。

鈴地區向西有一條浴水從泰冒發源,向東流進黃河。泰冒,在今天叫作梁山。浴水就是陝北洛河。

數歷山出產很豐富:黃金,銀,杻橿,鸚鵡,白珠。楚河向南流進渭河。

高山在涇水的源頭。涇水是渭河的重要支流。涇水流域的出產有:銀,青碧,雄黃,棕,竹,馨石。

在涇水南有女床山,在涇水北有龍首山,在涇水西有鹿臺山。從鹿臺山再向西是鳥危山。鳥危山在今天的六盤山。鳥危水從山的西坡流進赤水,赤水就是今天的洮河。(注意:東從洛河,西到鳥危,中間的陝北高原在史詩中沒有留下資料)。以下的記錄有:

小次山,大次山,薰吳山,玄陽山,眾獸山,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萊山。

從行文看,這些山在洮河水域。對於洮河讀者已經不陌生。考古的馬家窯文化在洮河,著名的顓頊崇拜來自洮河。洮河地區不說古漢語,是後來匈奴人的故鄉。可是,這些資料怎麼收集進了山海經?有一點需要向讀者說明:山海經書中記錄的山就是巫祠,用今天的話說叫作文化中心,祭祀中心,或者叫作廟宇,祭壇。在今天有孔子廟,有黃帝陵,山海經書中的山就是這個意思。

有一支始族。這一支始族源自洮河,沿著大湖北岸的陝北高原向東遷徙,到達了梁山洛河。幾千年過去了,渭河平原終於形成,他們在渭河平原定居下來。始族後代重遊故地,留下這一篇文字。這一篇史詩(就是巫祠的宣講辭)在渭河平原流傳。渭河平原,在山海經書中稱作西山。這一篇史詩記錄的是他們祖先幾千年間的巫祠(遺址),特別是洮河地區的巫祠。

(探索):

這1篇,用今天的話說,可以叫作考古報告,也可以叫作名勝古蹟遊記。這些叫作山的古蹟在今天叫作人文景點,在祖先時代是巫祠和祭壇的遺址。在今天,無法知道遺址的名字(更何況連遺址的主人是誰都不知道),於是,就用半坡人,仰韶人,櫃人,華人一些今天的詞語命名。同樣的,祖先也用他們時代的詞語來命名他們祖先的遺址:小次山,大次山,薰吳山,玄陽山,眾獸山,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萊山。這些名字不是始族的原名,而是收集資料時代的名字。

高字組成專用詞語,叫做高陽,高辛,高是衛河方言的巫祠。這個字用在這裡,就好象我們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廟宇說,這是佛祖廟。可注意的是,古河道的巫祠輝煌叫作高辛,高陽。演義看重這一篇資料,在於為顓頊起源於洮河找到了依據。

棕和竹在今天的的渭河北都不出產,可知遺址的時間多麼早,氣候曾經比今天溫暖。

虎豹和犀兕的生存環境不同,不能在同一個地區(和同一個時期)出現。犀就是兕,兕就是犀,犀和兕源自不同的方言。可知,在大洪水時期氣候變暖,出現過犀兕。

這一篇沒有對渭河中段的記錄,渭河的中段確實是水域,沒有人居住。

鳧徯:方言,發音fuxi,商方言,意兵呵。

其名自叫,見則有兵:人裝扮的鳥在表演:我是鳧兮,我是鳧兮,有兵來了,有兵來了。

這一篇使用了許多商,周之際的詞語,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