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2)

多年後,潘基文回想起這段經歷心情還很沉重。他說:“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完全沒有工作可做。”

幸運的是,僅僅過了4個月,潘基文就走出了事業的低谷,前外交通商部長官韓昇洙在自己當選聯合國大會主席後,將潘基文任命為聯大主席秘書室室長兼韓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擔任這個職位,對於曾任外交部次官的潘基文而言似乎是降職了,但這段經歷對他後來競選聯合國秘書長無疑有很大幫助。

潘基文自己也說:“用我們的話說,我是‘因禍得福’。假如我被任命為某個地方的大使,我就不會有機會當選為秘書長了。”

2003年2月起,他擔任盧武鉉總統的外交政策顧問,成為盧武鉉的“左膀右臂”。

就在潘基文一步步接近權力中心的時候,“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青瓦臺(韓國總統府)和外交部的一場風波平地而起,將一個機遇推送到潘基文面前。

2004年年初的一天,韓國總統府官員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信中揭發韓國外交部長官、次長以及其他高階官員肆意攻擊總統盧武鉉的外交政策。揭發信說,外交部高階官員指責總統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總統外交政策顧問一手遮天,把外交部排擠到一邊,削弱了外交部長官的權威。

另外,這些外交官在私下公然呼應反對黨領導人攻擊盧武鉉的言論,併為之大聲叫好。他們又進一步說:“議員選舉即將到來,大國家黨有望獲得勝利,那時盧武鉉就沒有什麼權力了。如果能管管科技部和海洋部,他就應該心滿意足了。”

這件事招致盧武鉉龍顏大怒,下令進行調查,向外交部開刀。

韓國總統發言人尹太瀛1月12日在新聞釋出會上說:“一些外交部官員公然發表錯誤的、令人不能容忍的言論,並且向媒體洩漏外交機密。我們已經對此展開調查。”

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青瓦臺和外交部的矛盾由來已久。有人指出:“簡而言之,這是鷹派與鴿派之爭。與美國鷹派在白宮、鴿派在國務院不同,韓國鷹派在外交部,鴿派在總統府。”

由於歷史原因,韓國一些老牌政府官員一直都有非常深重的親美思想,但是由於韓國民間對於美國頗有微辭,因此盧武鉉在競選總統時就放出“我就是不在青瓦臺給美國人磕頭”的豪言。也正是因為盧武鉉獨立於美國的思想,因此豪言一出,盧武鉉猶如黑馬一般,深得選民的青睞,從眾多大熱門人選中勝出,入住青瓦臺。在上臺最初,盧武鉉一再強調韓國外交獨立的思想,但是在許多問題上以尹永寬為首的外交部的親美作風始終讓盧武鉉在民眾面前頗為尷尬。

在過去50多年中,韓國和美國互相把對方當做“鐵桿”盟友,不過,隨著韓國國力的提高,國內對韓美關係的現狀開始不滿,韓美關係出現裂痕。

早在2002年,韓國兩名女中學生被美軍裝甲車壓死,美國軍事法庭卻判兩名肇事軍人無罪。韓國各界極為憤慨,舉行了韓國2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反美示威遊行,連宗教人士都參與其中,人數最多時達30萬,要求“修改《 駐韓美軍地位協定 》”、“美國撤軍”、“美8軍司令部必須遷出漢城”的呼聲不斷。

在朝鮮問題上,布什政府從其全球及地區戰略出發,在上臺之初,就改變克林頓政府的“接觸”政策,咄咄逼人地把朝鮮歸入“邪惡軸心”,大肆渲染朝鮮出口導彈,聲稱朝鮮正在研發核武器,從政治、經濟和軍事各方面加大對朝鮮的壓力。

對此,韓國政府大為不滿,堅決反對美國對朝鮮的強硬政策,認為這加劇了朝鮮半島局勢的動盪,危害韓國的國家安全。盧武鉉認為,在朝鮮核問題上,即使美國對朝鮮採取區域性性的軍事行動,朝鮮也會對韓國進行報復性攻擊,屆時一場全面戰爭將會爆發,因此必須透過對話,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

在伊拉克問題上,當美國要求韓國向伊拉克派兵的時候,盧武鉉回答說,這一問題將和朝鮮核問題的進展掛鉤,要求美國緩和對朝鮮的壓力,推進朝鮮核問題的和平解決。他還否決了外交部和國防部多派兵的意見,只同意向伊拉克派遣3000人的部隊,並且以非戰鬥人員為主,這與美國要求韓國派遣5000人的戰鬥部隊、擔負維護治安任務的要求相去甚遠。

“我晉升太快,很抱歉”(3)

在這些問題上,外交部長尹永寬和總統盧武鉉存在比較嚴重的分歧,雖然尹永寬尊重盧武鉉的思想,但是他也在私下或者公開場合指出這種外交思想“完全不現實”,他認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