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部分

女性海外分娩自90年代初就露出端倪,指的是為了讓新生兒子得了一個外國國籍,產婦不惜花巨資到外國去生育並渡產假,當然是到英語國家,首選國是美國,其次是加拿大、再次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股風自1998年的金融危機後越刮越盛,開始時還只限於一些富豪階層,近年已經擴充套件到中產階層。這與韓國近幾年經濟不景氣、國民對國家漸失信心大有關係。報刊分析海外分娩的原因主要有:

得到出生地國籍。在韓國人心目中,英語國家的國籍還是比較吃香的。

逃避兵役。在韓國,男性公民依法律都得服二年義務兵役,大學生也不能倖免,即使要到國外留學也得服完兵役再走。逃避兵役很困難也很不光彩。這種兵役制度與臺灣很相似。我教的學生中,三年級的男生多在二十三四歲,普遍比國內的學生大二三歲,原因即在他們多是上了大學一二年級後,去軍營服完兵役再回校園完成學業的。以前是三年兵役,國民對這種制度普遍反感,但又都能理解。所以韓國政治民主化以後的歷任總統都將縮短年輕人服兵役時間作為自己競選綱領之一,但又不能一下子完全廢除,總是縮短几個月,於是幾任總統下來,兵役期已經由三年降至二年了,據說這是底線,不會再縮短了。孩子在外國出生,自然獲得了出生地國籍,逃避兵役就是合理合法的事了。

對國內教育制度失去信心。韓國和中國的教育極為相似,中小學的老師、家長和學生幾乎還是隨著高考指揮棒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上大學考上名牌大學仍然是人生一大目標。這種體制下的學生實在太苦,家長更苦。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是考試能力強、動手能力差、創造性思維能力弱。海外分娩的產婦自然是希望孩子長大後能順利進入出生地國家接受教育。

經濟不振、社會風氣下降也是動因。

海外分娩代價不菲。據報道,要到美國渡過30天的分娩加產假,所有費用得花3000~5000萬韓元(21萬至35萬人民幣),去加拿大得三四十萬元、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要十五萬至三十萬元。有需求就會有供給。在韓國各種為海外分娩提供的“一條龍”服務就應運而生了:韓國內的出國諮詢、旅行社、醫院、租房、產假服侍……應有盡有。

()好看的txt電子書

“ChosunWorld”就海外分娩及由此引起的雙重國籍和國家認同等問題對120名朝鮮大學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當問到如果你有韓、美雙重國籍,你會選擇哪國籍時,有接近半數的47。5%受訪者表示還是選擇自己的祖國,但也有高達32%的人表示選擇美國。當問到結婚後你們想不想透過海外分娩方式有一個美國籍新生兒時,有半數人表示會這樣做。在回答產婦選擇海外分娩原因時,依次是孩子教育47。4%、逃避兵役29。9%、國內經濟不景氣13。3%、社會失序和**5。1%。有34。2%受訪者認為海外分娩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了,但有47。5%的不這樣認為。當問到“你為什麼認同海外分娩”時,超過60%的受訪者認為“是為了過得比現在好”,另外的回答是“因為國內教育費用太高且效果不好、因為這樣更能國際一體化、隨大流”。當被問到海外分娩的負面影響時,回答依次是:損害了國家的形象38。7%、突顯了貧富之間的差距22。6%、變相逃避兵役17。7%、浪費了寶貴的外匯12。9%。最後問卷設計兼調查者感慨地寫道:韓國人正在流失(disappearingKoreans)!韓國雖小、資源貧乏且處於分裂狀態,但她是我們的祖國,增加國家認同感、共同建設我們的祖國是大學生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知怎麼的,我看了這篇調查報告心情挺沉重的。其實不僅是產婦海外分娩熱,韓國還有“中產階層海外移民熱、中小學生歐美就學熱、企業遷移中國熱”,這都是國民對政府信心不足對國家前途悲觀的反映。但願這幕劇不會那麼快在我國重演——

嫁到韓國來的中國新娘倒苦水——

2003年11月25日週二晴

由於(2)班比其他二個班進度快二節課,為了與他們保持同樣的進度,今天我沒有給(2)班上新課。而是與韓國學生談起中韓經濟關係。學生們反應真希望以後講課多有些這樣的內容,而不是圍著課本轉。我何嘗不想如此,但教學進度還是得完成啊。

晚上在“人在韓國”網站上看了很久帖子,有一個網友說了一句有趣且頗有見地的話,“中國女人應該來韓國實習如何做太太,男人最好別來韓國,因為準得失落異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