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命體靠精神維繫,離開精氣神就會分崩離析。

—測量、監督與管理是指,“分權化組織中的眾多圈子才是更應該關注的事情”。無形的經絡維繫機體的運作。

—打敗別人或被別人打敗是指,“當我們不能擊敗海星型組織的時候,獲得生存的最好方式就是主動分權化,自己也變成一隻海星”。機器離開人早晚會失去動力,除非變成人。

“海星法則”體現了生命之為生命的那些特質,以此同“蜘蛛”代表的生命中物性的方面區別開。

從這個意義上說,資訊革命就是生物革命,生物革命就是資訊革命。資訊革命就是在非生物領域推廣DNA機制,生物革命就是在生命中引入資訊機制。

更進一步觀察“海星”與“蜘蛛”代表著工業革命與資訊革命作為反向運動的互逆特性。

啟蒙運動的口號是祛魅,代表著工業革命的使命:將農業社會代表的自然生命,包括有機性、經絡關係、分佈散漫性、P2P(點對點定製)……從一切地方驅逐,包括從組織特性中驅逐。為此,在根子上主張心物二元對立。將所有具有心(魅)的特性的東西,如異質性、不可通約性、非標準化—用本書的話說,就是規模不經濟、網路效應、無序的力量等—驅逐出境,讓物的特性(同質性、通約性、標準化)統一社會和自然。

資訊啟蒙的口號是返魅,代表著資訊革命的使命:將工業社會代表的機械物性,包括無機性、原子契約、集中統一性、大規模製造等從一切地方揚棄,包括要求組織轉型。為此,在根本上主張心物一元,將所有具有“資訊+生命”(魅)的特性的東西,如不確定性、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