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電視臺反覆播放,既是一種防偽也是一種宣傳,這種方式可以說在國內企業中是獨一無二的。
王效金:首領古井窩案(4)
王效金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表明中國人是離不開皇帝的,在中國任何一個群體都要有一個“頭”,他就是權力的象徵。“我就是要把自己塑造成企業的靈魂,把自己塑造成名人。名氣越大你越好領導這個企業,人家服你啊。”
王效金對管理學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他的《我是商人——經濟隨筆》中有一節寫道:“古井的管理基本上是集權制管理,把權力集中在優秀分子手中,這種管理模式適應目前中國的國情,也適應古井。 ”這便是王效金企業管理的核心理念。統治企業,要把自己塑造成企業的靈魂,不然下面的人就會失去被人領導的安全感。
王效金在上任之初,就認為一個企業就應該有一種“效忠精神”。他甚至在公開場合說,王效金就是古井,古井就是王效金,而效忠古井就是效忠王效金這個人,而效忠王效金的目的就是為了古井的發展,是為了每一個職工的發展。為此,王效金在2002年進行了著名的“鐵篦梳理”,即集團的管理人員要用“鐵篦子”梳理自己思想行動上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問題;要梳到痛處、理到本質,梳理出內心深處的落後意識。
“鐵篦梳理”所形成的震動,在古井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一些老同志至今提起來仍然“心有餘悸”:比*還要厲害,不換腦筋就換人,批判不深就下崗,而結果就是,一些沒有“梳理”好自己思想的人開始調職、離職。
一些古井的員工稱,王效金幾乎從來不下車間,也不和工人們接觸,下面的員工對此意見很大。但他誰的意見都聽不進去,而且到後來是誰也不敢提意見。
“集權管理”後來演變成“集權分配”。在古井改制時,當時亳州市政府共拿出億元資金來獎勵,但對於這項無須付出資金成本的獎勵,古井集團內部對此的分配爭議很大——管理層佔了總數額的近一半,而且,在管理層的這一半中,副總以上的高層又佔據了一半,依次類推,王效金獨享1000萬元。
“在公司有錢、國家有規定、政府有政策的情況下,他沒有為職工謀福利,而管理層卻肥得流油。 ”這是職工對王效金最大的不滿。
王效金還常常拿自己與偉人相比。有一年到成都的“武侯祠”遊覽,一個人盯著他看了一個多小時,從進大門開始,就要給他看相。看相的說先生你的相值得一看,他就把自己的痣給他們看,說:“我和毛主席的痣長在一個位置上,是不是?”
深陷古井窩案
在2007年的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王效金提出:希望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加強反商業賄賂。“商業賄賂的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如果商業賄賂問題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後果將是嚴重的”。
不料,一個月後,王效金自己卻成為反商業賄賂的調查物件。
據說,2007年有關部門找其他幾位高管調查王效金,沒想到這幾位高管不僅把王效金的事情招了,也把自己的問題講了。由此爆發了古井*窩案。
2008年2月,安徽省高階人民法院對王效金受賄案作出終審判決,判處其無期徒刑。
經法院審理查明,1991年10月至2007年3月,王效金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原材料採購、合股經營、企業收購、企業經營、資金拆借、廣告承攬等方面謀取利益或承諾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賄賂共計人民幣507萬元、美元67萬餘元、港幣5萬元。
王效金:首領古井窩案(5)
王效金最早的一次受賄是在1991年。為進一步開啟古井市場並鞏固與古井酒廠的業務關係,四川省君樂酒廠負責人李宗義往王效金的辦公室送了5萬元。在此後10餘年內,李宗義多次送給王效金現金或以交易提成方式累計送給王效金66萬元人民幣、56萬美元。
王效金被指控的最後一筆受賄時間是2007年3月,也就是其被紀檢機關帶走的前一個月。《財經界》雜誌工作人員為了能得到王效金的關照,以便在古井集團承接一些廣告,送給王效金2萬元。
除王效金外,古井集團其他9名高管涉案。在檢察機關的起訴中,“王給甘紹玉打招呼”“王安排郭新民給予關照”等文字多處出現。郭新民是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古井銷售公司原常務副總經理,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甘紹玉是古井貢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