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這些傳說,在當時它也僅僅是一家地方國有小酒廠。畢業於亳州蠶桑中專學校的王效金,時年36歲。此前他曾在“*”期間下過鄉、當過機械廠工人,後因會寫文章和口才好被調任亳州經濟貿易委員會生產科副科長。
進廠之初便因建議廠裡的領導做了3件事而嶄露頭角:工資制度的改革;引進現代的管理模式;推動新的用人觀念。
王效金第一次展露企業家才能是在1989年。那年,他遇到了事業上的第一次危機。
1988年,國家實行白酒計稅基礎價調價政策。“古井貢酒”從元一下子調到了48元一瓶。一時間此酒成為消費者“囤積保值”的熱門貨。王效金意識到,如此高的價格已經超出了當時的消費者的購買力,將會變得空前難賣。
事實證明了王效金的判斷。1989年初,白酒業一片蕭條,各種名酒都開始賣不動。此時,王第一次顯露出其銷售上的才華——他決定用市場定價的方式銷售白酒,而非政府定價。
他的策略是透過降低白酒度數達到降低銷售價格的目的,這被白酒業歸納為“降度降價”的經典營銷案例。
王效金適時提出了 “降度降價”的策略,即將古井酒的度數降下來,同時也將價格降下來,讓普通人也能喝得起名酒。
王效金引發的中國“白酒革命”,讓老古井突破計劃經濟模式,率先步入市場經濟。他因此被人稱為“經營怪傑”。
在他提出“降度降價”的策略後,很多管理人員都表示擔心,認為風險太大。但他力排眾議:“如果我倒黴,那是天意,我相信命運。”
他說服員工的辦法很特別,就是開很長的會。“他經常一開會就五六個小時,下面聽眾餓得肚子咕咕叫,他在上面依舊滔滔不絕。”一位李姓的古井員工說。結果是,在當年的名白酒企業中,古井成為唯一一家效益沒有滑坡、並一躍成為全國工業企業500強的企業。此後,古井酒廠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1995年,古井實現利稅億元,在全國白酒業中從上年的第三位一躍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王效金:首領古井窩案(2)
1996年,古井先後在B股和A股市場上市,募集資金達4億多元。1997年在慣性的推動下,古井集團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白酒的利潤當年就達億元。這時,古井集團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大型企業,總資產28億,淨資產17億,且古井負債率極低,幾乎沒有銀行貸款。1999年,古井集團的總資產已近百億元。
而且經過了10年的增長,古井初步由一個單一的白酒企業發展成為一個有較強實力的跨行業、跨地區的多元化經營集團。古井初步營建了四大支柱——酒、酒店、房地產、製藥的整體發展框架。企業經營也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與資本經營型並重發展。
古井的聲譽和影響日益擴大。隨著“三名效應”(名品、名企、名人)的擴充套件,古井集團的知名度、古井貢酒的信譽度和王效金董事長的聲譽日見提高,企業的無形資產得到了快速增值。
拯救失敗
再耀眼的光環也掩蓋不住王效金最近幾年的頹勢。作為古井集團的掌門人,古井貢近年來在其治理下日漸式微,到2003年利潤已下滑為億元。而隨著2003年下半年總額達到1億元的國債投資損失,再加上隨之被曝光的三年合計高達萬元的“偷稅”風波,2005年7月,古井貢股價創下了元的歷史低點。
2003年財政部調查,古井貢2002年、2003年涉及的稅款金額為萬元,加上2004年度“需要補提”的所得稅萬元,三年合計萬元。
王效金當時對此的態度是:第一,承認錯誤,不找理由,不找藉口,不推卸責任,深刻檢討自己。第二,立即整改。第三,我們會反映實際存在的問題,我們企業要繳的消費稅、增值稅、所得稅、白酒從量稅,能源、交通、教育、水費等稅加起來,稅務負擔已達到了50%。我們希望財政部考慮這些具體的問題,幫助上市公司能順利渡過此次難關。
2000年始,古井釀酒規模收縮;2001年,辭退了900多名農民合同工。企業經營舉步維艱,國企老總們也在探求擺脫困境的靈丹妙藥。
從1998年始,古井貢開始走下坡路,2000年,釀酒規模收縮,2001年,辭退了900多名農民合同工,而且從2002年到王效金落馬時,古井貢職工半年生產,半年放假,放假期間,只發基本生活費兩三百元。在生產月份,普通工人的工資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