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天門。
漢京紫微宮的正南門,也稱為天門。
張超登基,改國號華,因此這座漢京皇宮最重要的城門也改名華門。
天光大亮,早朝的常參官們如今不用起的太早,都能睡個好覺,然後吃個早餐才騎馬坐車來上朝。
到了天門前,也不用如以前樣要聚在這裡摸黑等宮門開啟了。
晨鼓早已經停了。
晨鼓的慣例還是天明則止,能夠辨認出遠處的人就可以停止了。
馬周和房玄齡等眾朝臣們在華門遠處就下車下馬,步行入宮。
天門共有五個門洞,近看三個,另有兩個掖門是在旁邊點半隱藏起來。
進入門內,兩側是排列整齊的廊廡,門廡圍成廣場,層層遞進。
讓整個華門都突顯出皇宮建築的威嚴肅穆來。
朝官們三三兩兩走著,偶爾也小聲交談幾聲,不過沒人敢大聲喧譁。有專門的官員監督朝官們的言行舉止,若是失儀,可是會被彈劾的。
“聽說昨天差點出了樁大事?皇家幾位皇子都想離婚退婚呢。”
“嗯,聽說了,被陛下罵了。富貴不易妻,陛下說的很對。”
“這麼看來,京兆韋杜,還有前朝李氏,洛陽長孫等這些家族是儲存下來了。”
“嗯,陛下的態度很明顯啊。”
幾個官員低聲說著,其實話裡透露出來的意思,旁人卻是不明白的。
皇帝沒打算對李氏和前朝的保皇黨們斬盡殺絕,大家對長孫等家族的撕咬差不多就可以算了。
雖然這次大家撕咬圍攻長孫氏等,確實撕咬下來不少肉,趁機大發其財,可現在看來該收手了。
“陛下對他們也太好了些。”
“確實有些。”
馬周與房玄齡同行。
“陛下要保留長樂公主的封號,還要冊封她為太子妃,甚至要冊封其子為皇太孫,這事房公是如何看的?”
張超要封李麗質為太子妃,要封張晟為皇太孫,這是件天家大事,也是件朝廷大事,張超已經派人先跟他們透過訊息。
房玄齡籠著雙手,慢慢走著。
“長樂公主本就是太子元配,冊封她為太子妃,這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至於冊封皇太孫······”房玄齡笑了笑,這確實是沒有先河的事情。
可大華的制度本就是嫡長繼承的宗法制度。
張璟為太子,他的嫡長子將來自然也會成為太子,現在皇帝要提前立他為太孫,朝太子太孫並例,倒也無不可。
房玄齡能猜到皇帝此時要並立太孫的想法,早定太子,又立太孫,這是要把繼承人確定,把君臣名份確定,讓其它皇子免生什麼不該有的想法。
“這麼說房公是支援的了?”
“為何不呢?”房玄齡笑笑。
馬周點了點頭,低頭深思著。
金殿,朝官們分兩班對面站好。
鳴鞭開道,皇帝張超上殿。
山呼萬歲。
皇帝賜平身就坐。
百官轉身面朝北,各自就坐。
張超還是比較體恤百官的,每個人都人座位几案,甚至還有茶水點心,早會也不會開太久。
基本上都是在個時辰以內,有時甚至半個時辰以內。
坐了幾個月的金殿,過去都是以攝政的身份坐在這上面,而從今天起,他以皇帝的身份坐在這裡。
君臨天下,南面稱尊。
內閣首相、翰林院長、議會議長、御史大夫等幾大衙門的主官輪流奏事。
奏事不過是簡單的彙報下事務,並不商議討論。
只有了小半個時辰,早朝結束。
身為皇帝,張超可以在朝會上對各衙的事務,或者對某事件進行插手干涉,但今天他沒有這麼做。
朝會結束,張超召集了內閣、翰林院開御前會議,宰相、學士們齊至。
張超項項的丟擲了自己的計劃。
“冊封李麗質為皇太子妃!”
“冊封皇嫡長孫張晟為皇太孫!”
“宗室分封!”
········
“關於將大宛、伊麗、呂宋、琉求等六百餘個諸侯封地收為朝廷直轄的提議。”
·······
份又份,哪怕他們昨天就已經得到了皇帝派人送去的信,知道了些訊息,但此時看到這些正式拿到御前會議上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