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有些地方雖未實際佔領,那不過是早晚的事。將它們放進一路,意在宣示朝廷必將佔領的決心。所以,最後還是議定了。沒有王韶就沒有熙河路,總管當然非他莫屬。王韶被一再升遷之後,最後做了龍圖閣待制、熙河路都總管與經略安撫使、兼熙州知州,總算功成名就了。等局勢稍一穩定,他就請求朝廷批准,在那一路州縣辦起了學校。很快,那兒也同內地一樣書聲琅琅了。

。。

大宋遺事 第九十七回(1)

用才唯大何煩小節

平蠻在策且須懷仁

就在王韶經略河湟的時候,荊湖路一線,也紛紛揚揚鬧起了糾紛。

大宋雖統一了中國,可在中原以外還有一些飛地:大多都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因為是未開化的“蠻夷”,朝廷對待他們,往往羈縻的時候多,關心的時候少。只要不造反,朝廷似乎根本就不注意他們的存在,一任他們自生自滅。不過,這只是朝廷的態度。接壤的地方官吏,因人而異,常常並不如此。為什麼呢?無非是為一個“利”字。“蠻夷”雖是“蠻夷”,文明開化程度可能不及漢人高,但地方一樣有物產,“蠻夷”一樣要狩獵耕織,因此,他們那兒同樣大有油水。有油水就撈,從來不是官場的規矩嗎?那麼,即便朝廷不關心“蠻夷”,那些守土官員還能不關心?眼睛只盯著一個“利”字的關心,能有好嗎?結果,“蠻夷”們只好一再鬧點事情,好顯示顯示他們的存在。再遇上個有頭腦、有野心的首領,這事就會越鬧越大,鬧到不可收拾。到這個時候,朝廷才突然發現:原來大一統的國內還有飛地,飛地上還有一群似臣民非臣民的人需要重視!只有這個時候,少數民族的問題才會被提到日程上來。至於魚死,還是網破,就得看雙方的勢力消長與各自的造化了!荊湖一線的“蠻夷”,也正是循著這一邏輯走上前臺的。

早在慶曆年間,他們就狠鬧過一陣,也叫朝廷很傷了一番腦筋。

派去征剿的官兵,先以為幾個山野“蠻夷”,還不手到擒來?朝廷也仰臉朝天,只有一道命令:殺無赦!還有高額懸賞:殺一個反賊,賞錢十千。本來就視“蠻夷”如草芥的官兵,又有重賞,還不見人就殺?許多地道平民,根本沒有造反,也被捕殺了!人家要拿頭領賞錢,有那工夫仔細甄別?怪的是殺人越多,造反的也越多了!不造反也要被殺,誰不想拿個傢伙死裡求活?為了封殺山民,朝廷又下了一道命令:沿山二十里內外,不準開荒種地!目的很簡單:既不準開荒種地,你們沒了活路,還不都往深山裡躲?這一躲,山外不就成了清平世界了?他們沒想到的是,斷了生路的“蠻夷”沒往深山裡躲,倒都來造反了!反正已經沒有活路,幹嗎不拼命撞他一頭,死裡求生!

剿過幾仗之後,官兵這才發現,敢情這山裡的“蠻夷”認真不好對付!人家熟悉地形,慣於跋山涉水。去的隊伍多了,人家悄悄溜了;少呢,人家又一擁而上,將你來個連鍋端。征剿成了爛泥仗,沒完沒了!駐大軍吧,犯不著不說,要勞民傷財是真的;西、北兩邊,還有西夏、契丹虎視眈眈!不駐大軍吧,小部隊又頂不了什麼事!到底不敢再牛了,改成了軟硬兼施。幸虧“蠻夷”們也沒多少後勁,沒法兒再鬧下去,也就半推半就拉倒了。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好歹暫時安靜了,至少,沒有大事了。為這事兒,正做諫官的歐陽修、餘靖,可沒少給朝廷上書。

但這些飛地,始終是朝廷的一塊心病,有機會總想去了它!關心國事的,也有人關注這件事。先是一個提點刑獄使給朝廷上書,說峽州的“蠻夷”不滿頭領盤剝壓迫,很想歸順朝廷。隔了一年,辰州有個白衣書生張翹,也給朝廷上了個摺子,說得更詳細了。原來,南江在唐朝本為敘州,南江“蠻夷”對外雖號稱擁有十六州,其實不過虛設而已。內中富州、峽州、敘州等三州,人稍微多一點,各有千把戶人家;其餘各州,連一千戶都不到。地廣人稀,士兵更少。加上連年災荒饑饉,一般“蠻夷”百姓,日子非常艱難。最近,繡州、鶴州、敘州等地“蠻夷”又窩裡鬥,相互殘殺,他們更苦不堪言了,都想歸化朝廷。既是這樣,為什麼不投其所好,順勢誘導,招撫他們?張翹連步驟都替朝廷想好了:先招撫富、峽二州,讓他們納土歸朝。這兩州一旦歸順,其他州就會不勸而降了。

除了南江,張翹又上書談到北江下溪州的事。那兒也發生了內訌,相互仇殺不斷。下溪州的刺史原來是彭仕羲,他是從祖宗手裡接的權力。自他當刺史,總要給大宋找些麻煩,或佔地,或搶物,叫接壤的大宋臣民日夜不安。大宋也發兵攻打過,始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