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就上書舉薦遠在越州的范仲淹,代替範雍治理延州。先前,仲淹已由饒州調往越州了。除了歷年的政績,仲淹也關心邊事,有些奏摺還相當有見地。這些,都是韓琦推薦他的根據。朝廷忌諱的事,韓琦也毫不迴避,而且話還說得特直白:“陛下當此焦慮國事、食不甘味之時,微臣怎敢以朋黨之嫌避不言事!此心此情,天日可鑑。若有一絲涉及朋黨,誤了國家大事,請誅臣九族,以謝天下。”韓琦的父親韓國華,也是進士出身,做到右諫議大夫,從四品,還頗有官聲,他也算是名門之後,又是少年得志,所以氣粗得很,不怕將話說得山高水險。

不過,朝廷多事,似乎已沒有那份閒心問什麼朋黨了,不但同意用范仲淹,還要他與高若訥一起到陝西去建功立業,他做陝西都轉運使,專管錢糧草秣;高若訥則升知永興軍。

還是諫官旁觀者清,勸仁宗皇帝:“前幾年,高若訥說范仲淹迂闊無用,朋黨興事,鬧得沸沸揚揚。如今叫他們一起守邊,於理於事都有嫌隙難補。萬一他們再鬧意氣,兩敗俱傷事小,壞了邊防卻敵,可就是大事了,皇上不能不慎重!”

皇上說:“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何況,意氣不和為私,守邊卻敵為公,怎麼著他們也不會因小失大,置國家大局於不顧,去鬧意氣,洩私憤!實在不行,先下道詔勸誡一下也就是了。”

諫官還是不贊成:“皇上,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元昊氣焰正囂張呢,萬一有個閃失,就追悔莫及了!”

仁宗到底接受了諫官的意見,將高若訥仍留在朝內,只叫范仲淹去陝西做了都轉運使。

還不止於此。仲淹的官兒,不久更超升了,做到龍圖閣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最怪的還是,這次超升,主要竟得力於他的老對手呂夷簡。

仲淹被貶到饒州不久,呂夷簡也因為與老丞相王曾鬥法兩敗俱傷,被貶出去了。在外面折騰了幾年,才重新浮出水面,還朝做了丞相。仁宗徵詢意見,是呂夷簡第一個提出不次超升的:“范仲淹忠勤國事,是難得的。心地也還細密;經過幾年波折,做事該更謹慎了。應該不次提拔,讓他直接參與西北戰事的領導。升為龍圖閣學士,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讓他與韓琦一起協助夏竦,取長補短,該比較合適。”

仁宗原意只要為仲淹加官,並沒有具體想法,升什麼似乎都行,叫他驚訝的是夷簡的態度。他們兩人那些糾葛,他可是一本清冊。他原怕夷簡掣肘,阻撓提拔仲淹,現在夷簡竟主動請求超升仲淹,這是從哪兒說起呢?他怔怔地瞅著夷簡,似乎想發現什麼破綻,見他一臉嚴肅,沒有絲毫作弊的意思,這才踏實了,動了真感情,誇讚道:“丞相不計前嫌,真是溫厚長者!”

夷簡趕緊躬身謝道:“皇上過獎了!老臣不過實話實說而已。”

范仲淹回朝謝恩,仁宗也沒忘了叮囑他一遍:“愛卿這次超升,都是夷簡丞相的舉薦之力。您一定要冰釋前嫌,與丞相同心協力,為國盡忠!”

范仲淹也叩謝道:“微臣說的一向都是國家大事,與丞相併沒有個人恩怨,哪裡敢存芥蒂!請皇上放心。”

他們互相致謝或許不錯,但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感謝另外一個人,就是張元。如果沒有張元挑起事端,軍情緊急,他們或許不會這麼融洽,還在接著窩裡鬥,也真難說呢!

大宋遺事 第七回(1)

攻守難定任福死難

人臣外交仲淹蒞險

一般說來,要加官晉爵,通常只有兩條路,一是寡廉鮮恥,無所不為;一是真本實料,多少做些實事。恬不知恥的人,可以空手套白狼;持身守正者,則多半隻能辛苦恣睢了。韓琦與范仲淹在陝西的作為,應當是屬於有政績的。

除了興修城寨、招募流亡等常事,韓琦還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撤了邊境小寨,只留斥候哨兵守望,將兵馬相對集中於大寨、城裡。

二是,恢復、興建了烽火、狼煙制度,西北千里邊防,從此可以烽煙相通。

三是,建立教押軍陣與精兵集粹制度。前者要求每路選數十名武藝高強的精幹武將,平時分頭教練士兵,戰時臨陣監押戰事。一則,可以免除戰時將領挑肥揀瘦的選兵之爭;二則,也使士卒有教而戰,臨戰有所畏懼,從而併力殺敵。精兵集粹,是要分散在各指揮的少數英勇善戰計程車兵集中起來另外成立兩個指揮,屯駐州府,直屬最高將帥指揮。退而求次,也不失為一種精兵強將的補救辦法。

范仲淹兼了延州知州之後,則大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