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捨不得父皇。如今孩兒壽命將盡,此一別怕永無相見之日……”李世民眼中居然流出了淚水,口中鮮血因為情緒激動不斷噴湧而出。
一邊說著,李世民欲要掙扎著坐起身,但卻因為傷了元氣,遲遲無法用力。
瞧著堂堂至道強者虛弱至此,李淵也不由得老淚縱橫。
第1459章 玄武門之變(三)
李世民不想去洛陽,他是真的不想去。
雖然洛陽號稱東都,自己去了哪裡可以另立一個小朝廷,但之後呢?
李建成在長安必然可以拉攏滿朝文武,待到天子百年之後,自己失去了大義之名,將徹底與天子之位無緣。
李世民不是傻子,一旦自己離開了長安城,日後再想回來就難了。
李世民不想走,李建成不敢讓他走,須知李世民掌握著天下兵馬大權,若叫李世民在洛陽重建班子,日後一旦天子老去,自己怎麼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李淵卻不曾想到這點,看著悽慘的李世民,李淵已經相信是李建成下黑手,暗害了李世民。
自家兒子壽命已盡,倒不如將其打發到洛陽安靜的度過餘生,也叫自己耳根子清淨一番。
“天下一家,東、西兩都,道路甚近。你若是思念朕,便可回來看看,你不用悲傷。”李淵道。
說完話,李淵已經轉身離去。
李淵走了,李世民的眼中滿是不甘,一邊李建成與李元吉也眼中滿是陰沉。
東宮
“老二這一手太毒了,這是要將我置於萬劫不復之地。”李建成砸碎了一隻琉璃盞。
燈火搖曳,李元吉壓低嗓子道:“秦王若到了洛陽,有了地盤和士兵,只怕再難肘制。若將其留在長安,不過一有武力的匹夫而已,生殺予奪反掌之間!”
長安城的兵權,當然不在李世民手中,李世民的兵權乃是天下各地的大軍。
“如此說來,決不能叫李世民離開長安!否則日後便是你我兄弟的倒黴之日。”李建成猛然站起身,對著身邊的近臣道:“你上書陛下,就說秦王左右士兵聽到要遷往洛陽,無不歡喜雀躍,觀其志趣,一旦放走怕再難召回!”
其心可誅!
再難召回是什麼意思?
隨時都有可能謀反,天下已經不再皇帝掌控之中。
第二日
李淵看著奏摺,眼中露出了一抹憂慮,李世民掌握天下兵馬大權,確實是不能輕易放走。
昨夜自己不過是看到李世民如此慘狀,有些怒火衝昏了頭腦,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西宮
李世民面色陰沉的坐起身,他有天鳳真身,再嚴重的傷勢也能恢復如初。
此時天策府幕僚匯聚一處,李世民面色陰沉的看著詔書,“麻煩了!弄巧成拙,諸位何以教我?”
李世民絕不想離開長安,一旦離開長安城,朝中局勢變幻莫測,與自己來說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長孫無忌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二爺莫要擔憂,只怕陛下也是一時腦子發熱,此事定有轉機。再說了,東宮的那位豈敢放任殿下去洛陽?”
第二日
一切照舊,但李世民遷移東都的事情,卻好像沒發生過一般。
“果真如此!”李世民搖了搖頭,自家父皇對自己也不放心啊。
就在此時,卻聽一陣腳步聲響起,房玄齡走進來道:“秦王,陳叔達求見。”
“速速請他進來。”李世民氣血回流,居然又變成了那副隨時都可能喪命的樣子。
不多時,陳叔達走進來,對著李世民一禮,然後焦急的道:“殿下,情況不妙啊!”
“老大人,我如今已經命不久矣,難道他們還不肯放過我?”李世民的眼中滿是悲憤,兩行淚水緩緩滑落。
“太子與齊王整日裡在後宮說你壞話,陛下欲要降罪於你,怕是情況不妙。”陳叔達道。
一夜之間,事情翻轉。
“哦?不知是何罪名?”李世民道。
陳叔達支支吾吾,卻不肯細說,李世民見此也是心中一動,點點頭不為難對方:“這一切還要有勞閣下,日後世民必有重報。”
第二日早朝,陳叔達諫曰:“秦王有大功於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剛烈,若加挫抑,恐不勝憂憤,或有不測之疾,陛下悔之何及!”
陳叔達就差沒明著和李淵說,你要是亂來,少不得逼得秦王造反,將你從龍椅上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