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好傢伙,這是調動整個朝歌十萬精兵的火龍令,看來小姑娘動真火了。”
姜惑聽他語氣中滿是不屑,似乎朝歌全城十萬精兵也不放在他眼裡,不由大覺欣賞:“你指的是那名叫笑笑的姑娘麼,她為何有那麼大能耐?”
少年聳聳肩:“看來你真是第一次入城了,竟然連她都不識。這小姑娘乃是太師聞仲的寶貝孫女,行事果決,劍法高強,又愛惹是生非,朝歌城中提到‘聞笑笑’三個字無人不知。她還與一眾交好的宮中騎衛成立了‘旋風營’,平日在朝歌城中管些不平之事,倒頗得人望。”
姜惑暗暗記住,想到剛才聞笑笑氣急敗壞的模樣,搖頭失笑,口中道:“未入朝歌前,我就一直在想第一個認識的會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想不到終於還是坐上了你的車。我叫姜惑,不知小兄弟尊姓大名?”
少年車伕道:“小弟名叫寄風,能與姜大哥這樣的人物相識,三生有幸。”
“寄風,好名字。”聽著寄風語出真誠的讚譽,姜惑坦然一笑,“果然不愧是狂風的好兄弟。”
寄風亦是哈哈大笑:“我平日眼高於頂,朝歌雖大,也極難有瞧得上眼的人物,想不到今日對姜大哥一見如故,確是有緣了。”
姜惑奇道:“我不過一無名小卒,為何你那麼看重我,還要捨命相救?”
寄風道:“不瞞姜大哥,小弟原本出身於貴族,卻不願稟承祖蔭,一心獨闖天下,所以才離家出走,又故意化裝成落泊潦倒的車伕來到朝歌,就是想試一試世人之心。誰知朝歌雖大,見到的卻都是些趨炎附勢之徒,我縱有一身異業,卻無人看重,漸漸心灰意冷。今日雖見姜大哥氣宇不凡,卻只是對你那寶劍動心,才一意勸你登車,想不到姜大哥竟能將寶劍慷慨相賜,這份知遇之情讓小弟重拾信心,亦是寄風離家出行以來最大的收穫。”
姜惑聽了寄風這一番話,知他面冷心熱,確是性情中人,心頭熱血上湧,昂然道:“既然如此,我們便結為異姓兄弟,同創一番大業。”
寄風肅聲道:“小弟早有此意,想不到姜大哥先說了出來。此刻逃命要緊,不及插香結盟,待日後補救。”
姜惑大笑:“既已是兄弟,何須繁文縟節,我叫你一聲兄弟,你叫我一聲大哥,天地皆知你我赤誠之心!”這句話說得豪氣萬丈,寄風霎時熱淚盈眶,說不出話來,只顫聲喚了一聲“大哥”。
姜惑欣然應允,這相識不過半日的兩人便在身後數萬追兵的面前、在疾奔如飛的小車中——結為兄弟!
那狂風實乃生於南國的異獸,體型雖小,卻力大無窮,更善解人意,往往不等寄風開口指揮,已自行判斷出前路是否有朝歌兵馬攔截,提前轉向。
小車在城中左衝右突,身後追兵雖多,卻全憑馬力,無法與狂風的腳力相較,距離越拉越遠,眨眼間已衝至西門。箭樓上的守衛剛剛接到火龍令,尚不明有何變故,小車夾在亂民之中剛剛出了城後,城門便急急關閉,反將身後的一眾追兵堵於城內。
擺脫追兵後,寄風心緒稍平,問起姜惑惹禍緣由,姜惑細細說了,寄風道:“那比大人乃是朝中丞相比干,此人赤膽忠義,乃是國之棟樑,想不到今日忽然斃命於此。他的死與大哥自然無關,恐怕是中了奸臣的什麼毒計。唉,紂王無道,只知寵幸蘇妲己與小人佞臣,動不動就殘害良臣名將,這大商朝只怕當真是氣數盡了。”言畢不勝唏噓。
姜惑料不到那老臣比干竟是朝中丞相,自己才入朝歌半日,便平白引來這極大事端,不免心頭著惱。又聽寄風提及蘇妲己的名字,唯恐聽到她什麼壞話自己按捺不住脾氣,惹來兄弟不和,正要對寄風說起自己來朝歌的目的,忽覺小車速度驟然一緩,驀然停了下來。寄風口中呼哨不休,狂風卻只是低聲嘶叫,不肯前行。
寄風驚呼一聲:“不好,有高人設陣阻車,恐怕免不了一場拼殺了!”
“怕什麼。”姜惑大笑,“你我兄弟同心,一併殺出去就是。”當即持劍下車,但見前方空無一物,並無兵馬阻路,但寄風卻是皺著眉頭,面色凝重,雙拳緊握,如臨大敵。
姜惑奇道:“敵人在哪裡?”
寄風一指地面:“敵人尚未現身,但已用高深法術鎖住地脈,令狂風不敢行動。此人定是法力高強的軒轅族道士。此刻前有敵人,後有追兵,大哥快與小弟一起逃走吧。”
姜惑毫無懼色,冷笑道:“我恰好與軒轅族人有血海深仇,正愁找不到他們,想不到竟送上門來。”
寄風低聲嘆道:“實不相瞞,小弟來自異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