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氣之母,故血虛均會伴有不同程度的氣虛症狀,所以血虛不宜單用補血藥,應適當配伍補氣藥,以達到益氣生血的目的,當歸補血湯即是益氣生血的應用範例。正如《脾胃論》說:“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血自旺矣。”黃芪、人參、黨參、白朮等藥,為常選用的益氣(進而生血)之藥。
4。在補陰補陽時注意陰陽互根。陰虛應補陰,陽虛應補陽,此為治療常法,但須注意“陰陽互根”的問題。正如《景嶽全書·新方八略》說:“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張景嶽所制滋腎陰的左歸丸及溫腎陽的右歸丸正體現了這一治療原則。兩方的大部分組成藥物相同,均有補陽的菟絲子和鹿角膠,即是取其“陰中求陽”和“陽中求陰”之意。當然,左歸丸中更有龜板膠滋陰,而右歸丸中則有桂、附溫陽。
5。充分重視食補。虛勞的病程一般較長,日常調理對促進虛勞的好轉乃至痊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應高度重視發揮飲食的補益作用,進食富於營養而易於消化的食物,以保證氣血的化生。陽虛患者忌食寒涼,宜溫補類食物;陰虛患者忌食燥熱,宜清淡滋潤類食物。
【醫案舉隅】
矯某,女,23歲。1959年9月10日初診。
經常頭昏、胸悶、氣短四五年。有時輕微頭痛,記憶力衰退,時有兩眼發花,心慌心跳,煩躁,睡眠多夢,四肢痠軟無力,皮肉發熱,飲食減少,閉經已3年。經某醫院檢查,診斷為貧血。面色黯黃乏澤,消瘦,毛髮枯燥,氣略短,口唇焦燥,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弱。
辨證:脾腎虛弱,氣血不足。
治法:補腎健脾,益氣養血,佐以活血。
處方:當歸15g,生地12g,元胡9g,白朮9g,雞內金15g,木香9g,人參9g,枸杞子15g,菟絲子12g,炒酸棗仁36g,紅花6g,生牡蠣12g,丹參25g。
9月15日二診:藥後諸症好轉,飲食、睡眠均近正常,面色、舌、脈同前。前方加牛膝9g,肉桂6g。
配服十珍益母膏,每日3次,每次1匙。
1960年7月來函:服藥後諸症逐漸好轉,食量大增,自覺體力較前增加。10個月來曾行經3次,量較少,週期不準。有時仍有氣短及疲勞感覺。
處方:當歸15g,白芍12g,元胡12g,黃芪12g,白朮12g,雞內金8g,木香9g,黨參12g,枸杞子15g,香附9g,月季花9g,吳茱萸9g,炒酸棗仁50g,生杜仲12g,菟絲子30g,丹參25g。
按:早在《內經》中即有“血脫者色白,天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脈實血實,脈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