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樑柱摧折,哲人已去。尚在人間的生者在巨大的悲痛中發出了“痛斯人之難再,嗟舉世之皆喑”的天喪斯文的哀嘆。
1929年7月,盛極一時的清華國學研究院宣告解體,清華園中三位著名“海龜”的命運,就此與南國的傅斯年緊緊維繫在了一起。
第三章註釋:(1)
【1、46】《吳宓日記》,第三冊,吳學昭整理註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出版。
【2】朱家驊《悼亡友傅孟真先生》,載臺北《中央日報》,1950年12月31日。
【3】轉引自《魯迅與他“罵”過的人》,房向東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出版。
【4】《對於〈新潮〉一部分的意見?魯迅來信》,載《傅斯年全集》,第一卷,歐陽哲生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5】《致許壽裳》(1919年1月16日),載《魯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出版。
【6、43】《顧頡剛日記》,第二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分見1927年3月1日、1931年6月12日條。
【7】羅家倫《元氣淋漓的傅孟真》,載《傅故校長哀輓錄》,臺灣大學1951年6月15日印行。
【8、24】顧頡剛《古史辨第一冊?自序》,載《我與〈古史辨〉》,顧頡剛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以下引文同。
【9】《胡適口述自傳》,胡適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10】胡適《傅孟真先生的思想》,載《胡適作品集》,第二十五冊,《胡適演講集(二)》,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出版。
【11】顧頡剛《我是怎樣編寫〈古史辨〉的?》,載《我與〈古史辨〉》,顧頡剛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
【12、26、28】傅斯年《與顧頡剛論古史書》,載《傅斯年全集》,第一卷,歐陽哲生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13】1922年,顧頡剛在北京大學整理古籍,把《詩》、《書》和《論語》三部書中所載的上古史中傳說整理出來,加以比較,發現“禹是西周時就有的,堯、舜是到春秋末年才起來的。越是起得後,越是排在前面。等到有了伏羲神農之後,堯舜又成了晚輩,更不必說禹了”。於是他建立了一個假設:“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發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統恰是一個反背。”也就是說,古籍中所講的古史是由不同時代的神話傳說一層一層地積累起來而造成的,神話傳說發生的時代,其先後次序和古書中所講的排列系統恰恰相反——這便是20世紀上半葉在中國史學界影響重大和深遠的顧頡剛學術精髓——所謂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
顧氏理論一出,胡適大為激賞,並譽為“真是今日史學界的一大貢獻”,“是用歷史演進的見解來觀察歷史上的傳說”,“他這個根本觀念是顛撲不破的,他這個根本方法是越用越見功效的”云云。(見胡適《古史討論的讀後感》,載《古史辨》,第一冊,顧頡剛等編著,上海書店1992年出版。)當然,學術界亦有與顧頡剛持不同觀點者,並紛紛撰文與顧氏爭辯。從1926年開始,顧頡剛把古史論戰中雙方所有文章以及後來繼續討論的文章、信件彙集在一起,編成《古史辨》第一冊,並寫了一篇十幾萬字的長序,闡發自己的思想觀點。胡適在介紹此書時說:“這是中國史學界的一部革命的書,又是一部討論史學方法的書。此書可以解放人的思想,可以指示做學問的途徑,可以提倡那‘深切猛烈的真實’的精神。”又說:“顧頡剛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一箇中心學說已替中國史學界開了一個新紀元了。”(見胡適《介紹幾部新出的史學書》,載《古史辨》,第二冊,顧頡剛等編著,上海書店1992年出版。) 。 想看書來
第三章註釋:(2)
《古史辨》一冊一經問世,立即風靡學界,一年之內重印近20版次。到1941年,《古史辨》共出七冊。一個以顧頡剛為核心的“古史辨派”覆蓋了中國史學界,極大地震盪了人們的思想與史學觀,如當時在北大任教的資深教授錢玄同,不但對顧氏理論擊節叫好,稱讚“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真是精當絕倫”,而且索性將自己的錢姓廢掉,改為“疑古玄同”,以示對顧頡剛的呼應和自己疑古到底的決心。錢氏之神經病式的妄舉,曾一度受到魯迅的嘲諷。
據沈尹默說,1929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