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該事件發生近三百年後的今天,人們又從章邯的嘴裡聽到了那個近乎不可能的破敵奇計。圍觀者們怔住了。
現在還有誰敢說這位章少府是門外漢。人家不但熟知兵法,通達人性,還懂得因時制宜靈活變通。這樣的人才,怎麼今天才冒頭?眾大臣中,恐怕唯屬李斯和趙高的臉色最難看。前者目露激賞中含有慚愧,而後者則是用一種古怪的神色,看著這位章少府語出驚人。
胡亥當即採納了章邯的意見,這是他自發問“怎麼辦”後,唯一一位作出回答的大臣。這是個單選題,他無從選擇。
戲之戰
時間:前209年,9月
地點:陝西臨潼
人物:秦軍…章邯…十萬(大約)
楚軍…周文…百萬(實數)
事件:兩軍對壘,生死PK。
結局:楚軍被打敗、又被打敗、慘敗,周文自殺;秦軍三連勝。
史書中對周文快速的、接連三次潰敗,和章邯輕易勝利一筆掠過。費的筆墨絕不會比以上簡表多。
氣勢洶洶的百萬楚軍因何在章邯面前變得不堪一擊?原因肯定有。司馬遷雖沒有明確地說出來,卻採用了另一種更隱晦的方式,暗示。這就需要我們去解讀暗示。
解讀暗示的過程,有點像我們閱讀偵探小說。作者從始到終都在不停地給我們線索,但由於他給的線索實在太多,太雜,兼之在提供線索的同時也順便拋下一個個繩索套圈,用以誤導迷惑,從而增加解讀的難度。
相比偵探小說作者們,司馬遷明顯質樸得多。他只給暗示,既不誤導也不下套。這樣就將我們解讀楚軍潰敗原因的難度大大降低了。
在解讀之前,我們必須先介紹下孫子兵法中某些理念。
作為中國最優秀的軍事學家孫武,他曾經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軍事理念,總稱《兵法》十三篇,也就是《孫子兵法》。這裡我們只說相關的一點點。
孫武說,一場仗是勝是負,在開打之前就能判斷出。當然,這裡說的是大多情況下,歷史中不乏違背常規的個例存在,此與本主題無關,故跳過。
即便是孫武也不能未卜先知,他只是軍事家不是神仙。他所謂的判斷,必須藉助以下五件工具:道、天、地、將、法。
讓我們來一個一個地看(古人說事就是有故作高深的嫌疑。好在這個毛病絕不會在此出現)。
道;
就是政治。注意!這和現在通說的政治不同。直白說來就是作戰時,皇帝…將領…士卒是否一條心。
天;
就是天時。具體說來指晝夜晴雨、寒冷酷熱、四時氣候變化。
地;
就是指徵戰路途的遠近、地勢的險峻或平坦,作戰區域的廣狹、地形對攻守的益處或弊端。
將;
就是雙方將領的素質能力對比。是否足智多謀、賞罰有信、愛撫部署、身先士卒等。
法;
這個一般意義上被理解成軍隊的體制,各級將卒的管理。這些都沒錯,但“法”還包括另一個對戰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軍需物資的掌管(糧草、武器)。
有了從孫武手中借來的五件工具,下面就好辦了。我們只需按部就班地將楚軍和秦軍的情況從這五個方面進行比對。那麼司馬遷所給的暗示——勝負原因,就會在比對中浮出水面。
打仗的目的都是想贏,這話對,但不完全對。
一場仗由決策者們決定是否去打,由領軍者決定怎麼打,而具體去打的卻是士兵。
打勝仗最先決的條件是上下一心,大家都想贏才有可能會贏。戲之戰中,胡亥、陳勝想贏,章邯、周文也想贏,但問題就出在雙方計程車兵身上。
周文招來的都是些什麼人?窮苦農民,本職工作種田。是農民就會有農民的共性,比方說農民兄弟都很質樸善良,他們對待不公正一般都是採取忍耐的態度。只有在實在沒活路的情況下才會揭竿而起。而這一點又反映出了他們對安定生活的渴望。他們骨子裡並不想打仗。即便現在去打仗,也是為了過相對好些的日子。
反觀,章邯那邊的又是些什麼人?死囚犯人,本職工作等死。讓死囚們組成軍隊這聽來是荒誕的,因為對死囚們來說,在監獄裡等砍頭,和在戰場上被亂刀砍死還是有區別的。一個是挨一刀,另一個是挨N刀。且,後者還是為把他們關進監獄的統治者去賣命。這個誰會願意。
他們會願意的。章邯對此只是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