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生靈,特意召出本地山神土地,把方圓三百里內的生靈全部送到安全之地,並等眾神落實以後,方才放出大水來。對菩薩的做法,孫悟空的態度是“暗中讚歎”,是既贊且嘆,顯然非常贊成,並有很多感嘆。令他感嘆的,正是觀音的做法與他以前做法之間的顯著區別。

觀音的做法傳達了一個資訊。它所包括的不僅是一種愛心,對悟空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力、自己的能力,要用自己的能力幹什麼、不幹什麼。顯然,對於觀音來說,高強的能力不是用於恃強凌弱的。這有助於使悟空明白,雖然天界是一個強者為尊的社會,但並不是一個鼓勵恃強凌弱的社會。在天界,真正受尊重的神仙不僅法力高強,而且要有善心、有功德。法力高強只是受尊重的必要條件之一,而不是充分條件。這一認識對悟空的人生道路會有較大的影響,對他如何做神的想###產生一定的觸動。

◆對強盜態度的變化

取經過程中,悟空對強盜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在剛踏上取經路途的時候,悟空對碰到的第一撥六個強盜的做法是,“拽開步,團團趕上,一個個盡皆打死。剝了他的衣服,奪了他的盤纏,笑吟吟走將來”,覺得打死強盜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打完強盜,還“剝了他的衣服,奪了他的盤纏”,“笑吟吟”地,心情很好。強盜碰到他算是倒了大楣了,因為他比強盜還狠,強盜不過是要留下買路財,在不留下買路財的情況下才殺人,他卻對強盜一個不留,全部殺光。

經過一段取經路途後,悟空的心性發生了變化。在第五十六回,唐僧師徒又碰上剪徑的強人。這一次,悟空的做法相比之下溫和多了。他先還和強盜們開了一陣玩笑,但玩笑歸玩笑,強盜們不見到錢財是不肯住手的。悟空說他們沒有盤纏,那賊大怒:

輪起一條扢撻藤棍,照行者光頭上打了七八下。行者只當不知,且滿面陪笑道:“哥呀,若是這等打,就打到來年打罷春,也是不當真的。”那賊大驚道:“這和尚好硬頭!”行者笑道:“不敢,不敢,承過獎了,也將就看得過。”那賊哪容分說,兩三個一齊亂打。(第五十六回)

後來他被那賊又打了五六十下。在這種情況下,才打死了兩個強盜,讓剩下的強盜四散逃生去了。悟空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對這些強盜不給錢不行,思想工作又做不通,打死兩個,把剩下的驚走,算很寬大的處理了。如果一味寬容,反而會助長強盜的氣焰。這次他打死強盜後,並沒有像第一次那樣有好心情。對悟空的行為,唐僧雖然不喜,大體上也接受了。後來,這幫賊人又試圖追殺唐僧師徒,結果被悟空打殺了不少,唐僧一怒之下,把悟空趕走了。

在對強盜的處理上,悟空與唐僧的差異,嚴格說來還不只是價值觀的差異問題,而是對什麼手段更有效的看法不同。唐僧強調的是“勸善”,悟空信奉的是“懲惡”,在他看來,懲惡就是在“勸善”,而且,這種方法“勸善”的效果最好,也可以避免強盜對更多人造成傷害。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對體制外人物的態度(2)

這樣兩種不同的態度,與他們所受的不同教育以及不同的經歷有關。唐僧是佛門正宗,接受的是正統教育,加上長期在朝廷周邊工作,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很高,講起道理來一套一套的。至於孫悟空,往不好的方面說,是卑賤出身,長期在“江湖上混”,在取經路上也是直接與各色人等打交道,對於江湖之事,比唐僧瞭解的深得多了。深知對強盜、妖怪講大道理、做思想工作是難以行得通的。而且,你不打他,他卻要打你,唐僧在道理講不通的情況下,卻把局面交給悟空來收拾,他也是左右為難哪。

快到西天時,唐僧師徒在銅臺府地靈縣遇到最後一撥強盜,這夥強盜很兇惡,還殺死了曾經熱情招待唐僧師徒的寇員外,搶了寇員外家的錢財。強盜見到唐僧師徒後,又想搶劫他們,“眾賊遂持兵器,吶一聲喊,跑上大路,一字兒擺開,叫道:‘和尚,不要走!快留下買路錢,饒你性命!牙迸半個不字,一刀一個,決不留存!’”看這架勢決非善茬。這一次悟空的表現比以前更加溫和,他使了個定身法,把毛賊一個個定住,將毫毛變成繩索,把他們捆綁起來,盤問了一番。然後從強盜身上搜出金銀財寶,準備送還寇員外家。他也做了一點思想鬥爭,“行者欲將這夥強盜一棍盡情打死,又恐唐僧怪他傷人性命,只得將身一抖,收上毫毛”,讓這些毛賊一個個落草逃生去了。悟空也動過打死這些強盜的念頭,但考慮到師父的感受,還是放棄了。他在對付強盜的時候,還是隱隱覺得“傷人性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