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三位王子試圖拜悟空、八戒、沙僧為師,他們三位也有收徒之意。當三位小王子拜畢:
行者轉下身來,對唐僧行禮道:“告尊師,恕弟子之罪。自當年在兩界山蒙師父大德救脫弟子,秉教沙門,一向西來,雖不曾重報師恩,卻也曾渡水登山,竭盡心力。今來佛國之鄉,幸遇賢王三子,投拜我等,欲學武藝。彼既為我等之徒弟,即為我師之徒孫也。謹稟過我師,庶好傳授。”三藏十分大喜。八戒、沙僧見行者行禮,也即轉身朝三藏磕頭道:“師父,我等愚魯,拙口鈍腮,不會說話,望師父高坐法位,也讓我兩個各招個徒弟耍耍,也是西方路上之憶念。”三藏俱欣然允之。(第八十八回)
這件事悟空處理得十分得體。他說,收徒弟不只是我們自己的事,因為他們成了我們的徒弟,就成了您的徒孫,與您也有名分,因此這事不敢擅自做主,必須稟告師父。唐僧聽了悟空的話,“十分大喜”,他喜的肯定不是收了三個好徒孫,這樣的弟子,如果想要,可以有一大把,實在算不了什麼。真正令他大喜的是,悟空如此尊重他,如此明白事理。八戒、沙僧說“我等愚魯,拙口鈍腮,不會說話”,其實,顯然不是會不會說話的問題。唉,這事要不是悟空明白事理,說不定八戒、沙僧不稟明師父,就把徒弟給收了。
自第八十回以後,悟空對師父這樣尊敬的表現是越來越多了。第八十一回,當唐僧偶感風寒,身體感到不適,怕耽擱了行程時,悟空對唐僧說:“師父說哪裡話!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等與你做徒弟,就是兒子一般。”一直在這裡服侍了師父三天,等師父身體好了才上路。在漢語中,師父是“學習上的父親”的意思,但又有多少人真能做到這一點呢,悟空做的是很不錯了。
取經隊伍的組合,一開始只是利益的結合,此時卻建立了如此深厚的情誼,這個變化確實來之不易。悟空對唐僧的尊敬,顯然不是緊箍咒起作用的結果,而是真實情感的表現,畢竟,緊箍咒是不能強迫一個人從內心尊敬另一個人的。
對體系外人物的態度
在取經路上,悟空接觸到了很多新的事實,這些事實對他的認知形成了一定衝擊,並改變了他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和處理方式。他對普通人、對強盜和對妖怪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例如,在火焰山,他問路的時候,就對普通的老者表現得很尊敬:
那老者猛抬頭,看見行者,吃了一驚,拄著竹杖,喝道:“你是哪裡來的怪人?在我這門首何干?”行者答禮道:“老施主,休怕我,我不是什麼怪人,貧僧是東土大唐欽差上西方求經者。師徒四人,適至寶方,見天氣蒸熱,一則不解其故,二來不知地名,特拜問指教一二。”那老者卻才放心,笑雲:“長老勿罪,我老漢一時眼花,不識尊顏。”行者道:“不敢。”老者又問:“令師在哪條路上?”行者道:“那南首大路上立的不是!”老者教:“請來,請來。”行者歡喜,把手一招,三藏即同八戒、沙僧,牽白馬,挑行李近前,都對老者作禮。(第五十九回)
悟空對長者這樣的態度,在他做“齊天大聖”之時,連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都是享受不到的。
。。
對體制外人物的態度(1)
◆不殺生的教育
悟空對妖怪和強盜的態度發生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對應該如何使用自己的能力的看法發生了變化。這與他在取經路上受到的不殺生教育有關。
悟空在取經路上很快體會到唐僧對殺生行為的強烈反對。不過唐僧的態度,對孫悟空的教育效果有限。真正影響他的,是觀音在這個問題上的做法。在紅孩兒一役中,孫悟空在與紅孩兒的爭鬥中受挫,於是請出觀音。觀音在降妖之前,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頃刻間,早見一座山頭,行者道:“這山就是號山了。從此處到那妖精門首,約摸有四百餘里。”菩薩聞言,即命住下祥雲,在那山頭上念一聲“唵”字咒語,只見那山左山右,走出許多神鬼,卻乃是本山土地眾神,都到菩薩寶蓮座下磕頭。菩薩道:“汝等俱莫驚張,我今來擒此魔王。你與我把這團圍打掃乾淨,要三百里遠近地方,不許一個生靈在地。將那窩中小獸,窟內雛蟲,都送在巔峰之上安生。”眾神遵依而退。須臾間,又來回復,菩薩道:“既然乾淨,俱各回祠。”遂把淨瓶扳倒,唿喇喇傾出水來,就如雷響。……孫大聖見了,暗中讚歎道:“果然是一個大慈大悲的菩薩!若老孫有此法力,將瓶兒望山一倒,管什麼禽獸蛇蟲哩!”(第四十二回)
觀音在降妖之前,為了避免殺死不相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