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4部分

此次來俄拜訪維特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尼古拉二世很容易受到的身邊大臣的影響。

至於那位沙皇陛下,張浩並不奢望他的接見,更何況,從1905年的1月19日起,他就再也不敢在自己的京城裡露面了:那天冬宮前的的涅瓦河畔舉行的耶穌受禮節檢閱時,對岸的彼得保羅要塞的沒有發射禮炮,而是讓一顆真正的榴彈從沙皇的身邊飛了過去。

在這種情況下,想見那位沙皇根本就是幻想,更何況,在他們的眼中,無論是滿清或是中國,都是日本“未簽約”的盟友。

他來到大街上,街道上籠罩著濃濃的霧氣,作為一個東方人,行走在聖彼得堡的街道上,他總感到好象背後有人在跟蹤著自己,並不是所有人都反對沙皇,反對俄羅斯,更多的俄羅斯人樂意“追蹤”他這個可能的“日本間諜”。

他想跟就讓他跟吧

要緊的是怎麼才能讓維特接見自己,一面思考,一面信步走著。突然眼前出現一家酒巴間,他推門而入。

不一會兒,就在他手拿酒杯冥思苦想的時候,有個男人安閒地坐到了他的旁邊。仔細一看,這是一位蓄著顎須儀表堂堂的紳士模樣的人。他面朝前方,低聲地說。

“我是謝爾蓋?尤利耶維奇?維特主席的信使,老爺請我轉告你,決不能使用那樣魯莽的方式見面,在這個城市裡,不知道有多少人不願意看到我們之間的見面”

沉默了一會兒,那個男人一面繼續喝酒,一面觀察著周圍的情況。就在人們不注意的剎那間,悄悄地將一封信放到了張浩的膝上。

“明天上午十一點,在飯店門前停一輛帶篷的馬車,你不要說什麼,徑直地坐進去,我在車裡等你,馬車會帶您去見老爺。”

話音剛落,他便離開了。

這是這一幕完全出乎了張浩的想象,他知道在聖彼得堡有數以百計的日本間諜,那些日本間諜中的很多人,都盯著自己。自己這個有著特殊身份的“商人”來到聖彼得堡,想不引起他們的注意都很困難。

但是維特的小心謹慎,也確實出乎了張浩的想象,也許這種小心,並非只是那些拿著金日元或是為了本民族的利益為日本服務間諜引起了,也許還俄羅斯國內的因素,但在內心裡他更希望是前者,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麼勢必會影響到他在俄羅斯的任務。

第二天,3月9日,張浩完全按照約定的方式行動,走下馬車,來到了聖彼得堡城郊距離皇村不遠的一座鄉間莊園內,就張浩所知,這裡並不是維特的莊園。他被引到室內,而站在房間裡的正是俄羅斯帝國大臣委員會主席謝爾蓋?尤利耶維奇?維特,這位用《中俄密約》上的一紙空文的軍事援助,誘使李鴻章在密約上簽字維特,正面帶笑容用犀利的眼神打量著這位中國皇帝的特使和御用商人。

實際上從二十三年前,從張浩來到聖彼得堡後,維特就注意到這個在“最不恰當的時間”用“最不恰當的方式”來到俄羅斯帝國的“商人”,他為什麼來,僅僅只是為了廉價的小麥嗎?不他一定另有使命。

“特使閣下,非常抱歉,出於謹慎,我們之間的第一次會面,不得不用的這種方式”

維特是用德語說話,對於能用俄、德、法、英、瑞典和芬蘭語交流的維特來說,他的親德傾向使得他的德語幾乎就像是俄語一般流利,他也知道,面前這位曾要德國留學的年青特使,也同樣說著一口流利的德語,正因如此,兩人之間的談話才不需要經過翻譯。

在維特表示自己的歉意時,張浩微微一笑,不過他還是覺察到維特對自己稱謂的不同,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這表明他認同了自己特使的身份。

“主席閣下,這就好比了一桌好菜上席時,難免總會有一些蒼蠅尋著味飛了過來,蓋上紗籠是必要的”

張浩的話換來了維特的笑聲,他伸手請張浩坐了下來,從張浩的回答中,他已經讀懂了對方的意思,此次他來聖彼得堡的確是肩負著特殊的使命。

“特使先生,你在俄羅斯遠未能表現出在歐洲其它國家的慷慨啊”

維特的抱怨是指張浩同俄國工商界簽定的合同,張浩笑了笑,如果不是為了掩護,或許他連那些小麥定單,他都不會下,即便對方已經認同了自己的身份,那就開門見山吧更何況國內的要求也非常明確,務必在十二日前,與俄國達成基本協議。

“主席閣下,此次本特使系替我國皇帝陛下,向貴國傳達一個資訊”

“哦?”

“中國帝國將用最堅決之行動悍衛中華帝國之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