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覺民的話,便說:“你這話我不不明白。為什麼五嬸就有那種看法?”

覺民不等淑華說完便答道:“這是由於愚味無知。她也許以為這樣對四妹並沒有害處。老實說,不但五嬸、四嬸,連三嬸也不配做母親。……”

“你小聲點,”琴連書記阻止道。她把眼睛掉向房門口看了看,害怕有人偷聽了他的話去。其實她倒覺得這幾句話說得痛快。淑華從沒有聽到這樣的話,但是她覺得這種話正合她的心意。

“我就看不慣不些,”覺民繼續說下去,不過現在他把聲音略為放低了,“他們只知道做父母,卻不知道應該怎樣做父母。他們被上一輩子害過了,自己便來害下一輩人。你們看五弟、六弟不是四嬸教出來的嗎?四弟不是三嬸‘慣使’出來的嗎?他們會害四弟、五弟他們一輩子,又讓他們再去害別人……”覺民愈說下去,愈氣憤,他彷彿看見多年的不義橫在他的腳下擋住他的路。他彷彿看見愚蠢、荒唐的舊禮教象一條長的鏈子纏在一些年輕人的身上,它愈纏愈緊,窒息了那些人的呼吸。他彷彿看見舊制度的權威象一把利刀剌進一些渴求生命與幸福的青年的胸膛,使那些血汙的屍體倒在地上。

“你不能單單罵女的。難道四爸、五爸他們就沒有錯?”淑華忽然抱不平似地打岔說。

這句話並不是覺民料想不到的。但是這時它突然象電光似地在他的腦子裡亮了一下。他又瞥見了另一些事情。這些也許是他以前見過的,他跟它們並不陌生。不過剛才他卻沒有想到它們。淑華的話提醒了他,它彷彿在板壁上打穿了一個洞放進亮光,使他看見暗屋裡的一些情形。

“我並沒有單單是女的錯。四爸、五爸他們更不用說。他們給兒女們立下的是什麼樣的榜樣?”覺民解釋地答道。於是他覺得他完全明白了:在舊的制度、舊的禮教、舊的思想以外,他還看見別的東西。他連忙更正地說:“我先前的話還不大清楚,這不能單說是看法不同。他們並沒有擁護什麼東西,他們連擁護舊禮教也說不上。”不錯,他讀過屠格溫夫的題作《父與子》的小說。他知道父代與子代中間的鬥爭。但是他在這個家裡看見的並不是同樣的情形。這裡除了克明外並沒有人真心擁護舊的思想、舊的禮教、舊的制度。就連克明也不能說是忠於他所擁護的東西。至於其他那些努力摧殘一切新的萌芽的人,他們並沒有理想,他們並不忠於什麼,而且也不追求什麼,除了個人的一時的快樂。他們從沒有守住一個營壘作戰;他們壓制,他們殘害,他們象瘋狂的專制君主,憑著個人一時的好惡,任意屠戮沒有抵抗力的臣民。這不是鬥爭,這是虐政;這並非不可避免,卻由私人任意造成。所以這是最大的不義。他以為這是不可寬恕的,這是應該除去的。它們並沒有繼續存在的理由。他有權利跟它們戰鬥。他相信他們這一代會得到勝利,不管這個鬥爭需要多長的時間和多大的犧牲。

這樣的思想使覺民增加了不少道德上的勇氣,他彷彿得到了更大的支援。他的眼睛忽然亮起來,他興奮的說:“不要緊,我們會得以勝利的。”他的眼睛似乎望著遠處,就好象在看那未來的勝利的景象。

琴驚奇地看覺民,她的眼光觸到了他的,這是充滿善意和樂觀的眼光,她覺得她的心也被照亮了。她對他微微一笑,她以為她瞭解他這時候的思想和心情。然後她埋下頭把英文書和練習簿略略翻了一下,她想起壓在它們下面的東西。

“你這些話很有道理,”淑華熱烈地稱讚道。那幾位長輩從沒有得到過她的敬愛。她看輕他們的行為,她憎厭他們的態度,她輕視他們的言論和主張。她自己並沒有一種明確的理想,她也不曾擁護過什麼新的或者舊的主張。但是她對一切事情都有她自己的看法,都有她自己的是非。她根據她的本能的(原始的)正義概念來判斷一切。她覺得覺民的言論與她的意見相合(她常常覺得她二哥的主張正合她的心意,她更加敬愛他),所以她說出稱讚的話。但是她還有疑問(這也許不是疑問,或者更可以說是對那“專制的君主”的攻擊),她又說:“不過我不明白他們心裡究竟想些什麼?為什麼專做些損人不利己的事?”

“你怎麼還說‘不得己’?舊禮教的精義就是利己主義!舊家庭裡面的人都是利己主義者!”覺民忽然把手在桌子上輕輕地一拍,象從夢中驚醒過來似地大聲說。

琴噗嗤地笑了起來。她掩住嘴笑道:“二表哥,你是不是要發瘋了?又不是什麼新發見,這樣大驚小怪的!”

覺民自己也笑了。他望著琴,溫和地說:“我倒以為是新發見呢。琴妹,你覺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