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一種空虛的存在狀態。如果你繼續堅持這種看法的話,你不妨使用雙欄法來列出“不獨立”的優點。你不妨逐個列出如果你讓愛來決定你的個人價值的話,你能從中得到什麼益處。然後,為了客觀地評價情況,你可以在右邊一欄中寫下針鋒相對的論證,或者理性的反應。你或許會認識到你所列舉的愛癮的優點部分甚至全部是一種幻覺。表12…1顯示的就是一位與羅伯塔一樣遇到同樣問題的婦女是怎樣評價這些問題的。這一練習促使她看清自己是怎樣尋求別人對自己的愛,並且使得她能夠明白她的依賴事實上是空虛的,因為它使得她缺乏能力。
表12…1 對於一個有“愛癮者”所假定“優點”的分析
●察知孤獨和獨處的區別
在閱讀前邊的部分時,你或許會得出結論說,如果你能學會自己來調節情緒,尋找快樂,這將是你的優點。這將使你有能力在獨處時和在有別人的愛時一樣感到快樂。但是你或許會想:“這聽起來確實都很有道理,確實也都很好,伯恩斯博士,但是這並不現實。事實是,在情感上孤獨毫無疑問是不好的。在我的生活中,我知道愛和快樂是連在一起的,我所有的朋友都同意這一點。你可以足夠哲學化,直到憂傷出現在你的臉上。但是,從底線來講,愛應該有自己的位置,孤獨是一種咒語!”
事實上,許多人相信是愛使得世界運轉。你在廣告中可以看到這一資訊,你在流行歌曲中可以聽到這一資訊,你在詩中可以讀到這一資訊。
不過,你可以並不贊成你的假設,愛在你面前並不必然意味著體驗的快樂。我們不妨認真考慮一下這個等式:獨處=孤獨。
第12章 尋求愛的嗜好(2)
首先,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透過自己獲得了許多對生活的基本滿足感。比如,當你爬上了一座山,摘了一朵花,讀了一本書,或者吃了一個聖代冰淇淋,你並不需要別人參與就能體驗到快樂。一個外科醫生可以體驗到治療病人的滿足,不管他與病人是否具有一個有意義的個人關係。當寫一本書時,作者通常是自己一個人來進行寫作的。大部分同學都知道,你的學習大部分是在獨自一人時完成的。你獨處時所能享受到的快樂和滿足是不勝列舉的。
這表明,大部分快樂的來源與你是否與其他人在一起沒有太大關係。你還可以繼續往下列這個清單嗎?你獨處時還有什麼其他的快樂?你透過收錄機聽過美妙的音樂嗎?你享受過園林種植的快樂嗎?你享受過慢跑的快樂嗎?木工活呢?遠足呢?一位名叫簡內特的孤獨的出納員,她最近和她丈夫分手了,她報了一個創新舞蹈班,她吃驚地發現她事實上從她自己在家的生活中獲得了非常大的快樂。儘管她沒了丈夫的愛,但是她在有韻律的運動中,還是感受到了生活的安詳平和。
或許你現在會想:“噢,伯恩斯博士,這就是你的看法?哎,這種看法太瑣碎了!當然,在我一人獨處時,我可以透過做事情暫時轉移注意力。這或許使我能夠擺脫抑鬱,但是這僅僅是桌子上可能會讓我徹底捱餓的一些麵包屑而已。而我需要宴會,需要真正的東西!我需要愛!需要真正而又徹底的快樂!”
這也正是簡內特在報名參加舞蹈班之前對我說的話。由於她假定獨處是很痛苦的,所以在她與丈夫分離後她一直沒有能夠去做讓自己快樂和關心自己的事情。她一直以雙重標準進行生活,如果她和她丈夫在一起,她會盡可能地去計劃從事一些快樂的事情,而當她獨處時,她就會悶悶不樂,很少做什麼事情。這種型別顯然符合自我滿足的預言,她的確發現獨處時不快樂。為什麼?這只不過是因為她沒有能夠以一種有同情心的方式行動。她永遠也不會去挑戰她自己的生活假設,她認為除非有人一起分享,否則她所有的行為都會是不滿意的。而有一次,她下班後不是熱一下剩餘的工作餐吃完了事,而是決定特別地飽餐一頓。她精心地準備了晚餐,並在餐桌上點燃了蠟燭。就餐前她先喝了一杯酒。晚餐後她讀了一會兒書,欣賞了一段美妙的音樂。讓她吃驚的是,她發現整個晚上都很快樂。第二天是週六,她決定一個人去一趟美術館。她發現,這要比她過去拖著拽著極不情願的毫無興趣的丈夫一起去看要快樂得多。
結果,由於採取了一種積極的、富於同情心的態度,簡內特第一次發現她不僅能夠自己來做這些事情,而且能夠讓自己快樂起來。
由於她經常過著這種快樂的生活,所以她開始產生了一種有感染力的快樂的生活方式,這使得許多人都被她吸引住了,她也開始約會了。同時,她的丈夫也開始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