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進衛之前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卻無能為力。他雖穿越而來,卻影響不了這天氣。不過幸好是自己穿越得早,否則現在大明境內早已如同歷史上一般,流賊四起,不但有天災,更是有**,而且解決起來會很麻煩。
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其實已經不可收拾了,因為破壞遠比建設容易得多。流賊破壞一地的穩定,只是分分鐘的事情,要重新恢復穩定,卻是要費大力氣才行。
雖說也有一條簡單的處理方法,就是把那些受災省份的災民、流民,全都當流賊殺了,殺到這些省份有足夠能力養活剩下的人為止。但這種做法有違天和,也不是來自後世的鐘進衛所能做出來的。
想到這裡,鍾進衛暗自慶幸自己真是運氣,押送軍餉時碰到了農民軍東渡山西,剛好把造反的農民軍源頭給一鍋端了。又把洪承疇推薦到了三邊總督的位置上,穩住了受災最嚴重的陝西民情。否則還得四處鎮壓農民軍,屠殺那些活不下去而造反的百姓,是鍾進衛最不願意看到的。
崇禎皇帝一聽溫體仁的話,整個人就不好了,心情一下低落了起來。他下意識地抬頭,透過玻璃天窗看出去,卻看不到任何東西。收回目光看向鍾進衛道:“鍾師傅,你說的小冰河時期還真是厲害啊!”
鍾進衛點點頭,頗為感慨地說道:“這種情況還要持續十來年,大明只要扛過了這段時期,以後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說到這裡,他提醒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道:“那幾處對外貿易的港口建設,也要加快,儘早實施新的市舶司制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為大明輸入足夠的救濟物資。”
用東南亞的物資來救濟大明內地的災情,這是鍾進衛為大明找出來的一條路子。否則就靠大明自己各個省份出產的物資,終歸是不足以持續救災這麼多年的。
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對溫體仁道:“鍾師傅明年要忙於對虜戰事,有關對外貿易港口這事,內閣要抓起來。”
“是,陛下。”溫體仁連忙答應一聲。
說到對虜戰事,崇禎皇帝又轉向鍾進衛,問他道:“鍾師傅,明年將是解決遼東建虜最為關鍵的一年。依你所見,什麼時候發動攻勢為好?”
第七百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
對於這麼重要的事情,鍾進衛是早有過考慮的,因此他馬上回答道:“陛下,臣以為越快越好,明年大海解凍之時就發起遼東戰事為好。”
“哦。”崇禎皇帝應了一聲,然後又有點好奇地問道:“這是為何?”
和建虜的大決戰,顯然是明年最為重要的事情。溫體仁基於中興侯以往的戰績,對此報有極大的信心。他聽鍾進衛要講解遼東戰事,也很有興趣地聽著。
說起戰場上的事情,鍾進衛就顯得有點嚴肅,並沒有像討論其他問題一樣微笑著說話:“根據年前科爾沁族提供的情報來看,建虜因為接連失利導致其內部出現了大矛盾,科爾沁族主動來投靠大明就是一個例子。”
“之前的時候,死營曾狠狠地收拾過他們一次,科爾沁族可謂死傷慘重。一般來說,這麼大的仇恨,不是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是不可能投降仇敵的,更何況還是無條件投降。”
崇禎皇帝聽得連連點頭,大明其實是現在科爾沁族掌權人的殺父仇人,還有很多族人也死在死營的報復中。除非極其不看好他們的未來,否則肯定不會這麼幹。不過正因為這樣,崇禎皇帝有點擔心地提醒道:“鍾師傅,萬一科爾沁族真是奉奴酋之命詐降怎麼辦?畢竟雙方的血仇很深。”
溫體仁聽到崇禎皇帝的問題,就插嘴道:“陛下,草原民族都是以強者為尊,什麼仇不仇的,在絕對力量面前都可以拋棄的。”
鍾進衛看了溫體仁一眼,心道年齡大的優勢就是閱歷豐富,這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尤為明顯。
他緊跟溫體仁話後面,贊同道:“草原很多習俗都是匪夷所思,但就是這麼存在的。”
然後鍾進衛從另外一方面回答崇禎皇帝的問題道:“科爾沁族反應得建虜內部矛盾,符合臣家鄉所知道的幾個奴酋性格。”
溫體仁聽到這裡,對這個理由有點不感冒,他皺著眉頭又來提醒鍾進衛道:“中興侯,最能騙人的謊話是九成真,一成假,得提防啊!”
鍾進衛聽了,衝溫體仁感激地笑了下,然後說道:“溫大人放心,剛才說得只是一個方面。另外從遼東傳來的軍情也能印證,我還派了特種部隊前去核實了。就算是詐降,我也有防備的。”
溫體仁一聽,這才放心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