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校尉不敢怠慢連忙把案子呈了上去,第二天這件事就驚動了董卓董相國,馬上要求把抓到的人解往相國府。
數日後,被抓的丹陽斥侯非但未死,還被董卓升了官,懷揣著董卓親筆書信趕回了丹陽。
因為京城路途遙遠,這幾名斥候又因被抓等事,而有所耽擱,所以回到丹陽時,正是周昕、笮融準備出兵之時。
周昕看到這份信時,馬上延期了出兵計劃,這讓笮融氣惱不已。周昕卻欣喜若狂,現在他也尋找到了出師有名途徑。董卓雖說名聲不好,但那有什麼,人家現在是堂堂相國,一國之行政中樞,講的話就代表皇上,“董卓”這個名字簡直就是“朝廷”的代稱。
董卓在信中反覆強調,一定要抓住曹智,如果能生擒最好,至於周昕能不能拿下歷陽,趕走陳溫,他並不關心。不過董卓在信中還是允諾了周昕只要生擒曹智,就以皇帝的名義正式封其為揚州刺使,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出兵協助周昕。
這個皇帝欽命對當時計程車大夫階層是非常看重的,雖說當時的皇帝蒙塵,威信極低。但對一個士大夫來說能夠得到皇帝的正式任命不光是一種榮譽,並且是一種最牢靠的保證。
像周昕原本這樣用蠻力強行打下厲陽,就算他成功了,再自封為揚州刺使,那也是不正統的,說得難聽點就是佔山為王,下面的其它幾個郡可以聽你的,也不可以聽你的,甚至可以再來打你,在由他人來做這揚州刺使。但是有了皇帝的欽封,那就不一樣了,連陸康這種大忠臣也不敢放個屁了,否則就是謀反。
周昕接到這封書信後,倍敢高興,他以前與董卓沒什麼交情,董卓甚至根本也不認識這位丹陽太守,現在因為曹智的關係,把這兩人拉在了一起。
周昕立馬讓笮融暫緩出兵行動,不管這董卓為何如此憎恨曹智,現在他們可是尋找到了曹智這個共鳴點,以周昕的精明當然明白這共鳴點的價值,立即派人給董卓回信,告知董卓自己和曹智有如何如何大的恩怨,自己現在是如何如何的力量薄弱。周昕的目的無非打算跟董卓討價還價一番,多要些好處和保證,最好能把聖旨先弄到手。
曹智在截獲周昕出兵歷陽的訊息時,就有過這樣想法,周昕為何不在月餘之前動手。那時,曹智初到揚州,腳跟都沒站穩。曹智從被抓的幾名斥侯交待中得知,周昕匿藏在秣陵的三千人馬,老早已回到丹陽,並沒有調防,以周昕當時的實力,如趁歷陽不被,閃電突襲是大有可為的。現在看了這些信件曹智才明白,周昕是又一個盲目崇信皇權的犧牲品。
曹智現在的心智較以前已成熟的多了,遇事也不會在衝動魯莽了。曹智靜靜地看完手中的信件和那疊聖旨,一人獨自沉思了會兒;這份東西在他眼裡,簡直就是一堆廢紙,但當時漢朝名義上未亡,讀書人還是心懷聖道的。這些東西落在陳溫、陸康等眼裡是怎麼一回事還很難預料,從這段時間曹智與他們的接觸,這群傢伙表面上是絕對信奉皇命如天道的,不知見到這份聖旨會如何處之。畢竟上面不光說了要拿曹智治罪,還要欽封周昕為揚州刺史,揚州不可能有兩個刺史。陳溫會如何自處,會接受這份皇命,交了刺史之位告老還鄉,還是會像曹智一樣當這是廢紙一張。
第九十五章 作繭自縛
曹智左思右想,覺得不能冒險,不光顧及到自己的性命,現在他可是有老婆的人,全家老小又都在歷陽。曹智臉色陰晴不定了會兒,終於重哼了一聲,眼中閃過一抹殺機。
周昕自從滾落聖旨就大為驚慌,他也知道這東西在當今時代好使不好使,要看人,要看場合。周昕之所以把它作為最後的殺手鐧,而不是直接舉著聖旨堂而皇之的走進歷陽州府,就是想在關鍵時刻拿出來,最底標準可以保住性命。他知道一旦他此次出兵事敗,陳溫一定會把他捉拿、問斬,就算今天這種被俘的最壞情況出現,在州府大堂陳溫也一定會過堂審問與他,搞政治的人就喜歡這套,到時他在這關鍵時刻拿出這份東西來,陳溫當著全揚州文武官員還敢公然違抗聖旨,要了他的性命?
但現在這東西落到了曹智手中,可就不好說了,聽說這小子和他家老大在京城時就與董相國交惡,還曾經膽大包天的欲圖刺殺董相國,如今見了董相國的書信和那份聖旨,會不會對自己先下毒手。
周昕看曹智拿了那兩份東西后一直在認真的看,未作任何表示,轉念一想,心中默默安慰自己,看這小子,見了這兩樣東西,臉上亦有驚慌之色,而且到現在也未有任何表示,估計也有忌憚。畢竟他家也是三代為官,受盡皇恩浩蕩的,公然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