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無一是不是挪用了公款給父親墊付治病的錢。
李無一聽著就明白了過來,實在沒忍住輕輕撫了一下女孩的柔發,“傻女,幾萬塊錢而已,哎!錢你放下吧。”
“恩,李哥,你忙你的,我先回去了。”女孩放下錢,出了公路就趕著回家了。
李無一看著手帕包裹著的5000塊錢,內心裡卻是沉甸甸的……
''
正文 第八十八章 玉米棒子
收穫玉米的時候並不簡單,穿梭在玉米地裡,猶如鑽進了草叢中,臉上被玉米葉子颳得火辣辣的,每年這個時候父母都會請上幾天假,回來幫爺爺奶奶收玉米,今年雖然只種了三畝地,卻也不少了,能收上千斤的玉米。
每當提到農村的這個字彙,大多數的人腦海裡都會出現強壯這個詞語,其實不然,尋常農戶能挑起200斤的擔子已經是屬於猛男級別的了,川內不同於北方,男女個頭都不高,即便長得高,力量上也很一般,先天因素決定的。
按平常來說,一個年輕農婦大概能挑動80斤左右的擔子,但挑著也走不了多遠,婦女都一般都用揹簍,只有小部分的悍婦才用籮筐挑,男人們一般都在120斤左右,這還是因為常年在地裡勞動,力量最強悍的一群人,除了運動員,或是健身的壯漢就要屬工地上的民工力量最大。
村裡最能幹活的不是青壯年,三十五歲左右的漢子力量還沒下降,有因為有了家庭,上有老父,下有小兒,身上有了責任感,常年在地裡勞動,耐力也是最強,最是能幹活。即便一些老人也比青壯年更有耐力,現在的情況,中老年人仍然是種地勞動的主力人群。
李無一到了十七八歲的時候,幹活還比不過當時年近60歲的爺爺,可見這身體雖然潛力無窮,但卻不是先天就能養成的。
“無一,你這玉米種子那兒來的,怎麼感覺這玉米棒子很不一樣啊。”老父摘一個大玉米,拿在手裡,仔細觀看。
奶奶年級大了,眼神不太好,腦子也不太靈活,一些小細節根本發現不了,到是爺爺早些年讀初中,也早就發現了這玉米的不同,開口說道:“德超,這玉米是有點不同,不需要太多肥料,地裡雜草也少。”
“爸,爺爺,你們就別多想了,這只是實驗品種,咱家也沒養豬了,留著養些雞鴨就好。”李無一不想多談這玉米的種子,空間裡種出來的,具體他也解釋不清楚。
“三畝地,爭取這兩天就摘完。”老父點了點頭,他對家畜比較有研究,這農作物上面也不太瞭解。
摘玉米有兩個方案,一是直接把玉米從稈子上剝出來,這樣速度會慢一些,二是直接帶殼摘下來,挑回家裡之後在慢慢剝殼,只是這殼沒連在玉米稈子上,當柴火的時候不好燒,大多數都是在地裡把殼剝了,雖然這樣會麻煩一些。
李無一作為家裡的青壯年,就負責挑玉米,爺爺奶奶把玉米摘下來放在揹簍裡,父親揹著出來倒進籮筐,然後和母親一起砍玉米稈子,碼在土坎上,曬乾後在在揹回家裡當柴火。
一挑就是100來斤,李無一現在力量大漲,到也輕鬆,三畝地能收穫一千多斤的玉米,這是指的除去玉米心之後,如果算上玉米心,大概能上兩千斤了,也就要往上山跑二十幾次才能挑完。
一家人開開心心忙了兩天,李無一很享受這種時間,種地累,打工其實也累,即便是當官,當老闆,也累,沒有絕對的安逸生活,只能自己去尋找那個點,你覺得是幸福的,那就要好好把握,好好享受。
玉米其實不太好儲存,放上一段時間就會生長小蟲子,無法避免,剛摘下的玉米要把玉米粒剝下來也不容易,一些農戶就把玉米串起來,掛在房樑上,晾上幾個月,在剝的時候輕輕一碰就下來了,也免了曬玉米的麻煩。
剝玉米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曬玉米同樣也是漫長,每日早飯過後,看看天色,只要有一絲太陽光線,就會把玉米挑出去,曬在壩子裡,看著天氣陰沉後,又趕緊把玉米收回來,川內夏天多雨,有時候一天要挑進挑出好多次,半下午因為下雨把玉米收了,等上一會天晴了,算著還能曬上兩個小時,又會把玉米挑出去。上千斤的玉米,這挑進挑出可真不容易啊。
現在還算好的,即便家裡窮,這壩子好歹也用石灰水泥什麼的抹得平整,回過去十年,二十年,那個時候家裡的壩子都坑坑窪窪,條件好一些,還能用點石灰稍微抹一抹,到也能勉強曬上玉米,只是石灰太薄,溫度上不來,曬著效果並不好。
村裡以前有集中的打穀場,晾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