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貝加爾湖沿岸的布里亞特蒙古人。她會講俄語,也會講蒙古語。她叫薩赫揚諾娃,俄共(布)遠東地區委員會的負責之一。在三個月前,向俄共(布)中央委員會致函,表示準備與中國革命者建立聯絡的便是她。另一位是身材高大的男子,蓄著大鬍子,這位俄國人會講一口純正的法語——他本是俄國工人,後來僑居法國。他倒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記者,從哈爾濱奉命趕來。他叫斯托揚諾維奇,又名米諾爾,俄共(布)黨員。
薩赫揚諾娃和斯托揚諾維奇前來北京,都是為了配合那個《生活報》記者代表團執行特殊的使命。最先開始“採訪”的,是那位中國人——楊明齋。比起他的俄國同志來,他在北京活動要方便得多。雖然他的衣袋裡放著蘇俄護照,但是他一走出外國公寓,便融入在街頭那黃面板、黑眼珠的人群之中。對於楊明齋來說,這兒雖然是他的祖國,不過新來乍到,仍有人地生疏之感。他畢竟十九歲便離鄉背井“闖俄羅斯”去了,在俄國度過了十九個春秋。他這次是頭一回來到北京。
楊明齋首先“採訪”的是號稱“中國通”的波列伏依。他來到了離王府井大街不遠的北京大學,跟這位在那裡任教的俄語教授用俄語交談著——雖說他們也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