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7部分

但是現在不同了,在天津郡王的一鎮六省看了一圈後,朱由檢突然發現這世上還有別的道路可以走。朱由檢的感覺就是李植掄著重錘在死衚衕的一道牆上猛地一砸,那看似堅固的屏障轟然倒塌,竟露出一條光明大道出來。

只要朱由檢不傻,當然會義無反顧地跳到這條大道上。

實際上,朱由檢明白自己也只有這一條道可以走。李植的一鎮六省給朱由檢帶來的不僅是出路,也是壓力。按天津現在的勢頭髮展下去,再過幾年,十年,如果大明再不變,那一鎮六省和大明之間的平衡就無法維持了。

說一句最簡單的,如果流賊繼續肆虐朝廷無力征討,總是求李植來平定,以後朱由檢拿什麼去封李植?

封親王?封完了親王封什麼?

朱由檢吸了一口氣,站了起來,在乾清宮中來回走動。

昨天,天津派來的裝修工已經把乾清宮的窗戶全部換成了玻璃窗。初夏的陽光透過無色的玻璃照在朱由檢身上,讓面板有種微微的灼燒感,讓朱由檢覺得很精神。

“辦法院。。。”

朱由檢站在玻璃窗前,看著紫禁城中的巍峨宮殿,沉聲說道:“只有辦了保護小民的法院,才能保護小民和小地主的利益。這些小民的本分得到保護,才會有人去肥田積地力,才會有人去修渠搞灌溉,糧食產量才會保持,不至於越來越少。”

聽到天子的話,站在後面的王承恩和王德化對視了一眼。不知道是裝上玻璃窗後光線太強太熱,還是因為天子的話嚇到了他們兩,總之他們兩人頭上滿頭細汗。

天子仍然在思索,對著窗外的宮殿說道:“朕這裡只有儒生。。。這法院中法官的人手,還要找天津郡王提供。”

王承恩終於忍不住,拱手說道:“聖上,這大明的法院中若都是由天津王的學生做法官,恐怕有些不妥。。。”

朱由檢轉頭看了看王承恩,說道:“有何不妥?”

王承恩說道:“那天津王的勢力也太大了。”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王承恩你不知道,天津郡王培養的學生,強調的就是公德二字,只忠於公理不忠於個人。誰讓他們維護正義法典,他們就聽從誰的,不像儒生那樣講究‘座主’‘門生’‘同年’情誼,處處都是私情!”

王承恩張了張嘴巴,覺得不對,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朱由檢笑了笑,又轉過了身子看向了窗外,緩緩說道:“均田賦。。。”

聽到朱由檢的這句話,王承恩和王德化撲通撲通地跪在了地上。

“聖上三思!聖上三思啊!均田賦之策萬萬不可施行。此策若施,天下士紳必然一片譁然!我大明的天下必將大亂!”

第七百八十九章 廷杖

六月二十日,皇極殿上,百官愁雲慘淡。

這是天子從天津回來以後的第一次朝會,氣氛和往日大不一樣。百官昨天都已經聽說了,天子要仿效李植變法。

文官們以前最擔心的就是事情走到這一步。李植在一鎮六省搞變法搞的風生水起,畢竟還是隻能在他的領地上搞。李植控制的領主主要是山東和河南,其他都是“海外領地”。出了山東和河南,其他省份計程車紳是安全的。

但是天子要搞變法,那就糟糕了。天子一旦下令,那就是全國都要變。如果真的按天子的說法去均田賦,辦法庭,那天下計程車紳就一朝之間失去了錦衣玉食的根本。

看看李植領地中士紳的悽慘模樣,就知道均田賦後士紳會多麼落魄。

士紳們是絕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全部美好生活被天子一朝奪去的。雖然如今天子朱由檢已經完全控制了京城,文官們已經不能再用人身安全威脅天子,但文官們也不是完全沒有籌碼。天下的官員都是士紳成員,這是實際控制大明政權的力量。而且士紳在淮安更有十六萬江北軍。

文官們就算冒著被朱由檢砍頭的風險,也要在朝堂上阻攔天子均田賦。

百官們正在交頭接耳,鴻臚寺的官員一聲清唱:“天子駕到!”

文官們不再議論,站到了各自的位置上去。在百官的跪拜中,朱由檢躊躇滿志地走進了皇極殿。

和往日目不斜視走上御座的拘謹模樣不同,如今的朱由檢走得十分自信。他進入皇極殿後,先是在御道上停步觀察了一番跪地的文官們,掃視了大殿一番,這才緩緩走到御座前。

明末極為流行“虛君論”,士紳們主張天子就是一種禍害,就該被供起來不管事情。這種言論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