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在華武官統計,李漢控制著這個國家三分之一還多的龐大領土,擁有近1。9億國民,他的軍隊經過這兩年的瘋狂擴張,已經完全打上了德意志印記,連軍工企業大半都是在德國的扶持下建立起來的。近東的“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也爆發了一場革命,革命之後一度上臺執政的軍人政府非常的親德,他們強烈要求德國幫助他們實現軍事現代化。而“東亞病夫”中國也在爆發了革命之後,地方最強軍閥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親德傾向。不過精明的德國人也不做虧本的買賣,比如當年一窮二白的土耳其青年黨找上了德國,德國就承諾在其表現出足夠的實力後,向其提供高達1。2億馬克的軍事援助。對於李漢這個要同時面臨英法日俄美等幾乎這個世界上全部列強覬覦的國家,德國自然也需要更加認真的考驗一番他!
於是,在德國提供的機器、步槍、彈藥、大炮、教官的支援下,以及這個國家自近代以來各種矛盾激化之後的動盪政局的誘發下,一場南北衝突不可避免的爆發了,登上了德國考察名單的李漢與這個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受到英法等國扶持袁世凱終於從暗鬥走向明爭,儘管倉促間兩人都沒做好準備,但是一場戰爭還是爆發了。
戰術上雙方打成平手,戰略上李漢取得明顯的優勢。
這是德國使館跟弗朗茨這位特使前後發往國內的資訊,受到帝國扶持的地方實力派表現出了與其年輕相符合的野心、朝氣,以及不相符合的沉穩政治手段,德國國內終於敲定了主意!
兩年來接連爆發了摩洛哥危機、巴爾幹危機數次差點令兩大軍事集團擦槍走火的危險。德**方向德皇呈遞了他們的報告,去年德奧兩**事預算達109億馬克,如果兩年內不爆發戰爭,光是每年的這筆巨大開支,就將拖垮了德國的戰爭機器。因此,國內的意見終於得到了統一。現在的德國太需要一個遠東的準盟友了,而李漢在這兩年中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其軍事潛在實力已經趕超了一些巴爾幹小國,在德國心目中倘若再加上遠東利益的話,重要性已經超越了帝國現在正在拉攏的土耳其跟保加利亞了!
當然,隱憂也不是沒有。德國發現他們致力於扶持並考察的年輕人似乎對於這半年來帝國的‘刁難’有些不滿,現在正在積極尋找其他的扶持國。表現最明顯的就是李漢一度同美國代表司戴德接觸頻繁,有意將德國看中的粵漢鐵路交予美國修建。同時,這個一向對英日表現強硬的年輕人最近也在‘兩淮鹽務’問題上選擇了退讓,接受了四國銀行團的訛詐,默許了他的對手袁世凱鬧出來的大借款繼續以自己控制下的兩淮鹽務做抵押。
西部控制下的省份如今已經解除了對英貨的禁運,種種跡象都表明了這個年輕人的親德態度有了一定的軟化,這令德國國內開始擔心起來,萬一真給英國趁虛而入,他們在遠東新得到的巨大利益毫無疑問將像英國當初一般,可能遭到嚴重的削弱了!
在這種背景之平,正在維也納就巴爾幹危機同奧皇碰面的德皇威廉二世親自向外交部下達命令,命令弗朗茨採取“更加積極的行動”去拉攏和影響那個遠東準盟友!
第四百八十四章 遠東準盟友(中)
12月4日,德國漢口領事兼特使弗朗茨抵達重慶,李漢親自抵達碼頭迎接並一同用了早餐,兩人藉口用餐遮蔽了外人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秘密會議,除了極少數人之外,根本沒有多少外人知道他們當時交談的內容。蔣方震或許知道這一件事情,他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上留下過這麼幾段話,“癸丑年十二月四日,吾隨總司令往四川第十一日,晨時見德使弗朗茨,總司令藉口招待用餐,摒棄外人甚眾。談一時又十七分,時電話響起,秘書鄭副官同僕二人入,敬上葡萄美酒,往後幾日心情不錯,疑似談成諸般合作協議。”
德方自然不可能透露這密議內容,李漢對此也是晦憚極深,從未在人前主動提起過密議內容,結果這件事情也成為了讓後世歷史學家頭疼的歷史之迷。
值得一提的是,弗朗茨在重慶只停留了不足一天的時間,當天晚便坐船前往宜昌,他將在那裡換乘陸路直達武昌,然後經漢陽換乘鐵路北上,目的地直指北京。
兩日後,弗朗茨抵達北京,德國駐華公使穆默在東郊民巷內的德國領事館內接見了弗朗茨,陪同他會面的還有德**方派駐的斯里芬上校,跟德華洋行總經理……裡培德。
“閣下,您急急忙忙的從重慶拍了一封電報過來,莫非有什麼不能在電報裡詳談嗎?”
德國外交界也是個十分講究資歷跟輩分的地方,一如民國一般。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