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9部分

終掌握著戰場上的主動權。先是運用流動戰術,主動出擊調動尾隨湘軍,誘敵追擊使尾隨湘軍疲憊不堪;然後是選擇有利戰場,預設埋伏,將湘軍誘至伏擊圈步騎協同將之包圍;最後透過白刃格鬥大獲全勝。

湘軍方面則盲目追擊處處被動,被捻軍牽著鼻子走,戰鬥力被拖垮最後陷入重圍大敗於十里坡,劉蓉也因此被革職回籍。

這還算好的,捻匪雖然勢大,但專擅流動作戰對朝廷統治影響跟太平天國沒,法相比,以朝廷的雄厚資本戰敗一次兩次根本算不得什麼,怕就怕捻匪突然野心爆棚想要攻州佔府自建政權,這才是朝廷最擔心的地方。

與此同時持續爆發的陝甘回民叛亂,才是最讓朝廷頭疼的麻煩。

……

中國自古以來回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自形成之時就於漢族同處一地,由於生活習俗的不同,使雙方的誤解隔閡日趨加深。特別是西陝甘地區“回漢雜居,俗尚各別睚眥小忿,本人情所不能無。”

回、漢兩族對於這種因習尚絕殊而導致的“齟齬相仇殺,(亦)視為固然者久矣。”咸豐八、九年間,陝甘有些縣份就發生大規模的回漢持械毆鬥的事件。然而朝廷卻利用這種矛盾,採取以漢制回的政策,處處偏袒漢人,“凡爭論鬥毆,無論曲直皆抑壓回民。漢人復持眾欺凌不知回性桀驁,億萬同心日積月長仇恨滋深,最後致不可收拾之境。”

雖然中國本部的回民從來沒有明確的、文化上得到支援的基礎,以便向北京皇帝的權威矢志效忠,但他們已在中國生活了許多個世紀。他們的典籍裡雖然保持著對真主的特殊尊崇,但也贊助儒家的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在傳統上,回民也受到歷代清朝皇帝的相當優遇,回民能參加科舉考試;許多人也能在文武兩途出仕,儘管其職位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