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的對於17世紀科學知識的淵博和紮實,以及宋應星畢生對於科學研究是執著。
雖然宋應星直接掌握的科學知識,甚至不如後世熟讀《十萬個為什麼》的普通人。但是,關鍵是宋應星知道,掌握已知、探索未知,並且將科學應用於生產,透過改變生產力的方式,影響這個世界。這種改變,比政治、軍事的改變更徹底,因為人類帝王將相的歷史是很卑微的,真正的唯物主義大歷史,是人類發現自然、改造自然、提高生產力的這一個過程。生產力的積累進步,這才是深遠的改變文明程序。誰做宰相,誰當皇帝,書發表了一篇優美的散文,真的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
肖圖白並不厭惡文科生,但是厭惡文科生治國!
文科生無用論,或者是偏激了一些。但是,文科生不能成為統治者,至少文科生不能成為政權唯一的統計階層。
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採取悲哀的文科生治國。文科生對於精確的數學不感興趣,對於詳細的軍事情報不感興趣,凡事只講究個大概、也許。春秋戰國時期,魯班、墨子等人的學科嚴禁細緻。
而一些儒家先賢,描述的的開十二石弓,已經令人吐槽無力了。甚至,儒家的一些學者,為了闡述自己的道理,經常喜歡“瞎編”、“捏造”歷史。儒家學生,從根子裡面的先賢就不講究真實性,危言聳聽、誇大其詞。還有,明朝的文科生描述12磅紅衣大炮“一炮糜爛數十里”,實際是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