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認可,並形成共識。
首先,目前的二氧化碳含量水平,比起過去65萬年以來任何時間的水平,都高了幾乎1/3,而這65萬年已覆蓋了人類生活的大部分時間。26這段時間裡,除去階段性的冰河期,總體氣候狀況有利於人類生存。
圖
其次,海洋和生態群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經遠高於歷史水平,造成了海洋酸化等問題,也引發了人們的疑問:海洋和生態群這些“洗滌池”究竟還有多少能力繼續吸納二氧化碳?如果海洋和生態群吸納水平開始下降,更多的二氧化碳就會以更快的速度在大氣中集聚,加速全球氣候變暖。
再次,二氧化碳對氣候和氣溫發揮全部影響,會有一個較長的時間延遲,科學預測為30~50年。也就說,要到2050年或者更晚一點,我們才會真正感受到今天的二氧化碳水平的全部影響。
最後,不斷升高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水平,在某一時間點會觸發“失控”效應。在那種情況下,氣候變化本身就會引發進一步的氣候變化。比如,北極永凍冰蓋的融化將會向大氣釋放另一種溫室氣體沼氣(甲烷),導致氣候變暖的加劇。28這類“引爆點”反饋過程一旦啟動,我們影響未來的能力就會大幅度下降。
那麼,二氧化碳水平究竟達到多高才是太高了呢?部分科學家認為,現在的二氧化碳水平(約380ppm*)已經過高了。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如果二氧化碳水平按目前的速度再持續增長10~20年(達到425ppm左右),則觸發不可逆、不可控後果的風險就會大幅度增加。相形之下,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任憑二氧化碳排放繼續增長,到本世紀中期,二氧化碳水平就會達到65萬年以來最高水平的兩倍(約550ppm),這也是更為危險的水平。對於任何有心為後輩造福的人們,這都是無法容忍的,更不必說我們這一代人了。29
從某種意義上看,“多高才是太高”的討論,只有學術性意義。因為,僅僅為了穩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大幅度、快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這是個十分重要的道理,全世界的人們剛剛開始形成清醒的認知。十幾年前,一些國家走到一起,開始勾畫《京都議定書》,這是全球第一份應對氣候變化的政府間協議(美國至今還沒有簽署這項協議)。這項協議的中心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可是,我們現在才知道:要想對付二氧化碳這個氣候變化的主因,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停止上升,實際需要的是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就要發生脫胎換骨的
二氧化碳浴缸
二氧化碳流入和流出大氣層,就像浴缸的原理一樣:只要流入量大於流出量,二氧化碳濃度就會上升。許多人,包括許多在重要領導崗位的人,卻對這麼簡單的事實含混不清。他們認為只要停止排放增長就能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27
只要流入量大於流出量,二氧化碳濃度就早晚要“溢位”浴缸。這就意味著,如果不把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到其從大氣中流出的水平,即達到60%~80%的全球減排量,我們就可能會遭遇不可逆轉的氣候變化。
圖大氣層浴缸:二氧化碳年流入和流出量。浴缸水位每年上漲50億噸碳。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2章 我們因何陷入如此困境(9)
(21億噸碳等於1個ppm的二氧化碳濃度)*
(二氧化碳浴缸動態模擬網址:。)
變化,包括我們使用的能源、我們駕駛的汽車、我們工作和生活於其中的建築、人和貨物在全球運輸的方式,還包括那些現在還沒有人能想象得到的變革。
氣候科學的突破性進展在今後仍然很重要,我們可以藉此瞭解氣候變化的具體影響,瞭解平均氣溫上升對降雨和乾旱模式的可能影響、對暴雨的活動方式和強度的可能影響、對疾病傳播的可能影響、對海平面顯著升高風險的可能影響,等等。然而,科學能夠幫助我們的也只有這些。遲早有一天,再等待更多的計算預測就會變得無關緊要,關鍵是我們如何作出抉擇。30
現在,全球範圍內的一些個人和機構已經開始制定大膽的“挑戰性目標”,以志向遠大的目標刺激想象力、創造性和勇氣,而想象力、創造性和勇氣正是我們在這個時刻真正需要的。31儘管這些指標的細節不盡相同,其核心資訊卻基本一致:我們應該在未來20年內,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60%~80%,這樣才能穩定住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含量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