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情上,或是在人生的長期規劃上,反而很容易忽略方向。
很諷刺,也很自然。
說自然,是因為在一天的生活裡,我們需要跨越的時間區隔不長,可以以小時和日為計算單位;但很多重要事情處理起來,則需要以年月為計算單位。簡單的事情跨越的時間單位小、參與人數和變數也少,當然容易掌握方向;而重要、複雜的事情跨越時間長、參與人數和變數多,受到諸多方面影響,所以方向不容易把握。
說諷刺,是因為越是重要的事情,更應該重視把握方向,然而方向卻很容易混沌不明,放任自己走一步算一步。
方向之所以混沌不明,是因為每個人有各自的立場,因此也就各有不同的方向。各種方向交錯、影響,當然頭緒就不清楚。一旦別人在他的方向上加重推擠的力量,如果我們把持不住自己的方向,那就很容易暈頭轉向,無所適從。
方向的風雨 2
經常出現的狀況是,本來你要走一條風雨交加的路,卻有人遊說你走另一條鳥語花香的途徑。走風雨交加的路,一不小心,會摔倒,會沾泥巴,狼狽不堪。走鳥語花香的路,輕鬆愉快又賞心悅目,還容易有吃又有拿。
我們到底要選哪條?
有人會說,當然是趨吉避凶。說得有理。但現實世界裡,更多的狀況是沒有百分之百的風雨交加,也沒有百分之百的鳥語花香。每條路看起來都有得有失。自己選擇的原因多,別人遊說的理由也多。在這種狀況下,又要選哪一條?
因此,如果只是看方向本身,很容易眼花繚亂。
方向最重要的意義以及作用,還是得回過頭來和立場一起思考。好比在濃霧中的森林,最好還是掏出羅盤來看看。
立場可以提醒我們,在混沌不明的方向上,究竟應該做什麼選擇,把持什麼方向。
看了羅盤,決定了方向,不保證接下來就一帆風順了,因為這還牽涉到方法,甚至運氣。
但我們對自己的檢驗,起碼應該先放在開始的地方,也就是立場和方向上。看看這兩者是不是清楚,是不是一致。如果清楚、一致,那麼即使接下來摔得滿身泥濘,全身創傷,甚至粉身碎骨,還是可以告慰自己。反之,即使後來的結果風光又豐收,在人前免不了說句僥倖,在人後還是得承認失敗。
方法的左右 1
事情有了方向之後,接著就是處理的方法了。
本來,有了立場和方向之後,方法是自然配合而來的。立場和方向掌握得清楚,方法也就會出現得明白,一氣呵成。但是為了練習,也可以把方法和前面談的立場以及方向分開來思考。
立場是點,必須堅守,因此沒有變化的彈性。
方向是由點延伸出的線,只要目標明確,可以有些迂迴的調整。
而方法則是由線延伸出的面,需要面面俱到、八面玲瓏。
由於方法是面,籠罩的範圍最大,因此需要注意的變數最多,牽涉的隨機反應也最多。也因此,方法很容易喧賓奪主,一不小心就反而成了我們處理事情的主角,把原先的立場和方向忘在腦後。
因此,談方法,我們第一個要記住的就是,方法不是單獨存在的。方法是由立場和方向而延伸出來的。我們不能為了要面面俱到或八面玲瓏,違背了原來點和線所設定的方向。
方法一定要和立場及方向相呼應,其道理可以用醫療來比喻。中醫有中醫的立場和方向,西醫有西醫的立場和方向。因此,針對同樣一種病症,中醫有中醫的方法,西醫有西醫的方法。如果我們決定了西醫的立場和方向,卻又去使用中醫的治療方法,其結果如何,可以想象。
也許,有人會說,方法應該只挑有效的來用。但,什麼才是有效的方法?
每一種方法的使用,都和當事人的立場、方向有關,都因當時的時間、空間以及物件而有別。沒有什麼絕對有效的方法,就算對另一個人是百試百靈的方法,用到自己身上卻可能是百試不靈。
因此,談方法,第二個要記住的就是,方法絕不能硬去移植、模仿。方法必須是自己想出來的,體會出來的,摸索出來的。
方法的左右 2
但方法也牽涉到動態層面,需要隨機應變。萬一我們的個性天生就不適合隨機應變呢?這個時候又要怎麼體會?怎麼摸索?答案是:勤能補拙。隨機應變也要事先做好準備。如果能事先把準備工作做得越細,事情變化的可能性掌握得越多,現場的隨機應變也就會越有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