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父子兩代先後作為大同總兵統治大同鎮四十多年,大同王氏已經把大同的種種利益控制得如金湯鐵桶一般。而在李植因為晉商通敵屠殺七家晉商,獨留大同王家以後,王家的勢力更像是滾雪球一樣飛速擴大。
王家和李植的一鎮九省通商,將山西、陝西和蒙古的原材料和手工藝品源源不斷地運往天津。又從天津將廉價高質的一鎮九省工業品傾銷到西北,獲利無數。
如今的王家不但控制大同城,更利用自己雄厚的實力實際控制了薊鎮。王樸這個薊鎮總兵不是一般的總兵,在薊鎮是絕對的一言九鼎。
王樸老父尚在,不過因為王樸和李植關係好,王樸現在已經實際上是王家的當家。王具口頭上叫王樸為少爺,實際上是把王樸當老爺。
朱由檢當然明知道王樸和李植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王德化的東廠也不是瞎的。
但即便大明天子明白王樸的三心二意,他卻還是不能不用王樸作為北路提督。因為如果不用王樸,薊鎮十幾萬兵馬根本無法調動。沒有這十幾萬人,朱由檢不相信自己能打敗李植。
大明朝的軍隊,可以說是由兵痞**細組成的。朱由檢雖然日日居於紫禁城中,卻也知道這支軍隊的千瘡百孔。所以雖然以十倍的兵力包圍天津,在最後關頭他還是緊張得失眠,失態。
不過朱由檢還是沒了解這支軍隊有多糟糕。
聽到王具的話,“提督”王樸笑了笑,似乎王具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元帥
王樸看了看遠處虎賁軍的方向,拂了拂肩上的灰塵,揚起下巴,用一種紈絝子弟才有的高傲姿勢問道:“對面的大將是誰?”
王具恭敬地答道:“是平東伯鄭開成,鄭開成一個時辰前快馬趕到了寶坻。”
想了想,王具又說:“南面的細作報告,齊王李植到了武清,親自指揮虎賁軍對陣楊國柱。武清一帶的主戰場,戰況可能會十分吃緊。”
王樸冷笑了一聲。
他像是聽到一個很可笑的笑話,開始不停地笑起來。他的笑聲讓周圍的武官們都有些不理解,好奇地看著他。
笑了好久,王樸才緩緩說道:“別說楊國柱在武清那幾萬人,就是給楊國柱二十萬人,他也不是齊王殿下的對手。”
王具臉上一暗,吸了口氣。
周圍的武將們聽到王樸這句話,都是十分吃驚。雖然此前他們也對這場戰爭沒有信心,但此時被王樸說破,他們才明白形勢的嚴峻王樸每幾個月就要去一次天津,最瞭解一鎮九省的實力。王樸說楊國柱必敗,那明軍就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如果這場決戰毫無疑問是大敗,那苦心孤詣的天子朱由檢豈不是一敗塗地?
巍巍二百多年的大明皇朝就這樣結束了?
如果大明被推翻,他們這些攻擊虎賁軍的明軍將領會是什麼下場?
斬首?族滅?
雖然早就懷疑親近李植的王樸會陣前倒戈,將領們也早就有了跟隨王樸投奔一鎮九省的想法,但是聽到王樸這一句話,將領們才明白投降已經是唯一的選擇。
想著想著,將領們臉上有些發白了。
王樸突然問道:“三叔,若是大齊取代大明,我們王家作為一鎮九省的友商,在大齊會被如何對待?”
王具吸了口氣,看了看王樸。想了好久,這個老人說道:“少爺,你對齊王的瞭解遠甚於我,此事還要你親自抉擇。”
王樸笑了笑,看了看周圍的麾下武將們。
王樸這句話其實不是問王具,而是試探周圍親信武將的態度。投降這樣的事情不能明說,要一點點試探其他人的底線。
這些武將們剛才聽了王樸的話,都已經對硬撼虎賁軍毫無信心。此時聽到王樸有心投奔李植,他們一個個呼吸急促起來這何嘗不是一個儲存自己官職爵位的好辦法?
他們一個個睜大眼睛看著王樸,眼神十分堅定。不需要多說廢話,這些武將們已經表達了他們跟著王樸乾的決心。
王樸在薊鎮幹了四年,這四年裡逐漸收撫人心,已經漸漸控制了薊鎮多數重要將領。此時站在王樸身邊的親信將領直接簡介控制了薊鎮七成的兵馬。只要這些將領和王樸一起舉旗,其他的個別薊鎮將領就再沒有堅持抵抗的可能。
薊鎮一旦倒戈,整個武清以北的戰線會決定性地崩潰。
王樸在琢磨李植會怎樣對待自己的舉旗。
王樸明白,北線的明軍即便和虎賁軍死磕,恐怕也絲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