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救國”的熱潮中,錢學森決意為“航空救國”作出自己的貢獻。他得知交通大學外籍教師*an開設了航空工程課程,就於1933年下半年開始選修這門課程,兩學期平均成績為90分,是選修這門課程的14名學生中成績最好的一個。
錢學森回憶說,在交通大學學習期間,就已經在圖書館裡閱讀了飛艇、飛機和航空理論的圖書①:
那時上海交大圖書館在校門右側的紅樓,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一是讀報,二是看書。當時學校訂了許多報紙,有國民黨辦的,也有進步人士辦的。國民黨的報紙“太臭”,我是不讀的。對圖書,特別是科技書,那真是如飢似渴,什麼科目的書都看。我是學機械工程的,常去找有關內燃機的書,特別是講狄塞爾(Diesel)發動機的書來讀,因為它熱效高。後來我的專業是鐵道機械工程,四年級的畢業設計是蒸汽機車。但我到圖書館借讀的書決不限於此,講飛艇、飛機和航空理論的書都讀。講美國火箭創始人戈達德(R。 Goddard)的書也借來看。我記得還借過一本英國格洛爾()寫的專講飛機機翼氣動力學理論的書來讀;當時雖沒完全讀懂,但總算入了氣動力學理論的門,這是我後來從事的一個主要專業。
自從選修了航空工程課程,錢學森決定在畢業之後,從鐵道機械工程專業轉向航空專業。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進京趕考
夏日的南京,在沒有空調的歲月,熱不可耐,號稱中國的三大“火爐”之一。1934年8月,剛從交通大學機械系鐵道工程專業畢業的錢學森,從上海乘坐火車沿滬寧鐵路前往當時的首都南京。他是“進京趕考”,一年一度的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又稱“官費生”)在南京的中央大學舉行——雖然是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但是考試並不在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二十三年度”(民國二十三年即1934年)留美公費生,只招2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畢業生角逐這20個名額。
錢學森作為上海交通大學的畢業生,為什麼去考清華大學的留美公費生呢?
內中的歷史淵源,說來話長:1900年,中國庚子年。那年,義和團殺入北京,圍攻各國使館,當街殺死德國公使克林德。於是,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太后棄都而逃。1901年,李鴻章被迫簽訂恥辱的《辛丑條約》,同意向14國(包括後來參戰的比利時、荷蘭等六國)賠償軍費——白銀四億五千萬兩,分39年付清,史稱“庚子賠款”。中國承擔著這一沉重的債務,直到1942年才全部還清。
“庚子賠款”要求賠償的是14國軍隊來華所花費的軍費,而中國駐美公使梁誠在1904年發現美國“浮報冒報”軍費達一倍多,經過艱苦談判,美國政府同意退還中國“庚子賠款”中超出美方實際損失的部分,用這筆錢“幫助中國辦學”,並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
這“幫助中國辦學”,辦的就是1910年新建的“清華學堂”(即清華大學前身)。1911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留美預備學校),專門培養、派遣赴美留學生。1928年,“清華學校”改建為國立清華大學。這樣,當時全國各地的大學畢業生想要公費留學美國,就要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
錢學森在南京的考試科目有《物理》、《微積分》、《熱力學》、《機械工程》,另外還有中文、英文以及第二外語的考試。儘管到那裡參加考試的都是各校的尖子,錢學森還是對自己能夠脫穎而出充滿信心。
錢學森從南京回到杭州,靜候佳音。在金秋十月,他欣喜地獲知,自己考上了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
在錢學森儲存多年的《國立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揭曉通告(1934年10月2日)》上,寫著“航空門(機架組)一名 錢學森”。
當時,在清華大學考選留美公費生只有一個“航空機架”專業名額。所謂“航空機架”,也就是飛機機架的設計和製造。飛機除了發動機之外的部分,就是機架。這清楚表明,錢學森作為交通大學鐵道機械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已經改學航空機械工程了。誠如錢學森後來所回憶的:“1934年夏我報考清華公費留美,改行了,要學航空工程。錄取後,在國內杭州筧橋及南昌的飛機工廠見習了幾個月,算是入門。”
在每年100名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之中,從1933年起才開始設定一個名額赴美學習“航空機架”。比錢學森早一年,即193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