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何去何從二、讓紐約從“911”中甦醒(2)
希拉里出任參議員頭100天,就取得6項個人提案和66項聯名提案被參院採納的成績,頓時令人刮目相看。
從2000年總統競選時便對布什懷有不良看法的希拉里,自然會利用其參議員的身份對布什的一些行政失誤提出批評。
2001年4月初,希拉里得知,政府將取消對學生午餐牛肉的沙門氏菌檢測制度。為了推行“減稅”政策、緊縮財政,竟然置孩子們的健康於不顧,希拉里感到問題嚴重,她當即找到達什利,要求發言。當時正值參院春季休會前的最後一天例會,希拉里的發言安排在晚上11點。因為第二天就要休會,大廳裡的議員們顯得有些心神不定。可是希拉里卻面帶微笑,從容不迫地闡述著自己的提案。她提請政府增設更多的食品衛生監察員編制。結果提案以全票透過。
希拉里在參院每每獲勝,令有些共和黨參議員感到不安。他們舊事重提,慫恿重新調查希拉里在她兄弟受賄欺詐案中是否有牽連,想以此煞一煞她的“傲氣”。可是希拉里人緣好,參院司法委員會和赦免委員會都有人替她辯解,事態很快平息。
當然,作為紐約州的參議員,她自是十分重視塑造一個“關心紐約州利益”的形象。她打的第一個硬仗便是經歷過“9·11”恐怖事件的紐約的經濟重建。
“9·11”事件是美國遭受的最嚴重恐怖襲擊,給美國甚至是世界經濟都造成了不良影響,還使美國人自由假日就此結束。富於冒險精神的美國人可能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生活會變得如此“戰戰兢兢”:購買防毒面具饋贈親友,心理診所門庭若市,旅遊不坐飛機,喝水只喝罐裝水,收到不認識落款人的信件決不拆封,決不攀登高於10層的樓宇,決不往人多的地方去
“9·11”恐怖襲擊之後,美國股市停業了四個交易日,直到9月17日才全面恢復營業。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復市成為美國股市恢復正常的一個標誌,也是整個美國經濟、社會恢復正常的一個象徵。2001年9月17日,希拉里以前第一夫人和紐約州參議員的身份和美國財政部長奧尼爾、紐約市長朱利安尼成為紐約證券所的第一批貴賓,他們與證券交易所的全體工作人員首先為“9·11”慘案中的死難者默哀兩分鐘,在《上帝保佑美國》的歌聲中紐約市證券交易所恢復正常營業。
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希拉里多次出席“9·11”慘案的週年紀念活動,沉痛悼念那些慘案中的死難者。
她在環境保護和經濟重建中都從紐約市民的利益出發,並且大力抨擊美國第43屆總統布什的政策失誤,一個代表性的例證便是2003年白宮爆出的“環境門”醜聞。
“9·11”事件爆發後數週內,紐約曼哈頓島的空氣中一直瀰漫著一種刺鼻的味道,讓人難以忍受。然而,仍然有大量的辦公人員在恐怖襲擊後數週內就回到曼哈頓重新開始工作,因為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相信美國環境保護局2001年9月18日公佈的環境報告———“曼哈頓地區空氣和水的質量達標”。
2003年9月初,美國環境保護局的監察長汀斯利指出,這份報告是在白宮的“修改”之後釋出的。實際的情況是,在世貿大樓倒塌後,曼哈頓島上一些有毒物質超標一千多倍。汀斯利在報告中稱,白宮多次篡改和刪除了環境報告的很多重要內容:例如,在9月18日提交的調查報告中,白宮將環境保護局提出的“抽樣調查顯示,在華爾街地區工作,對身體健康會有很大危害”等字樣全部刪除了,並且得出一個結論———“曼哈頓地區的水和空氣是清潔的,不會影響人的健康。”醜聞曝光後,一些紐約市民在“9·11”後患上的怪病也終於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世貿大樓廢墟的汙染。紐約市在2002年初突然出現近千人患上哮喘,然而,在過去兩年中,上述情況一直沒有得到美國環境保護局的合理解釋。
“環境門”醜聞曝光之後,希拉里立即表態要求政府“好好回答”關於壞境報告的問題,否則她會盡力阻止布什對環境保護局新局長的任命。在接受採訪時,希拉里坦言道,她想以此方式來迫使政府“回答問題”。她說:“這是一個很大的事情,不僅僅與我所代表的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有關,還與整個美國政府的信譽和民眾對它的信任有關。”她選擇了站在人民這邊。
“9·11”恐怖襲擊之後,紐約州華埠的經濟與整個美國經濟一樣幾乎陷入了停滯狀態,希拉里對此表示了極大的關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