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接挑戰有兩個,一是如何度過可能的連鎖性支付危機,一是如何有效地過渡到公司債的正確道路上。以現在的實力和認知水平,我們期望兩個挑戰是能夠應對的。

…1998年第8期…

市場中的陽光

輿論和業界一直期待著資訊公開。而說真話需要勇氣,更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廣信和粵企的選擇就說明了這一點。須知,世上本沒有免費的午餐。唯有今天一次次付出較小的代價,才能避免未來一次性地付出無法承受的鉅額代價。

本月以來財經界有兩件大事非常引人矚目:一是中國信託業“老二”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下稱“廣信”)因嚴重資不抵債,正式宣佈破產清盤,債權人註定將遭受重大損失;二是廣東省政府駐港“視窗”粵海企業集團(下稱“粵企”)因面臨債務危機,召開債權人會議,要求暫緩還款、繼續借貸,以求重組成功。

廣信的外債加上或然債務總計375億元人民幣,佔到該公司所有債務的8成以上;粵企涉債總計億美元,要求在1至4月延期的債務高達億美元。兩家公司的相關訊息前後在1月10日和12日公之於世,在香港引發了一場紅籌國企股的小股災,近期內,新一輪中資企業信貸緊縮已成定局。

沒有人認為這種情形是絕對的好事。不過仔細想來,中國能按市場經則走出今天這一步,實在也是很大的進步。這裡不談破產抑或重組的其他經濟理性含義(利弊),僅廣東兩家金融財團在此過程中能夠開啟財務“黑箱”,表現出某種公開性與透明度,就是最可貴的事情。因為公開正是市場中的陽光。

至遲從1996年中農信關閉算起,中國就已經開始了對問題金融機構嚴加整肅的步伐,相繼關張的金融機構有四家以上。但除廣信外,人們從來都無從知曉那些機構究竟問題何在,負債幾何,更不知由什麼人來承擔責任。由於國家代為償債、始終封閉作業,整肅中確實保持了市場暫時的平靜,但不利於同類機構接受經驗教訓,更無助於推動中國金融業一些根本性問題的解決。金融市場上以往嚴重的資訊不對稱還是無法得到改善,以盲目性為前提信用缺乏理性支援,極易出現動搖。

輿論與業界一直期待資訊公開,而說真話需要勇氣,更需要付出相應代價。廣信和粵企的實踐就是證明。須知,金融市場同樣沒有免費的午餐。唯有今天一次次付出較小的代價,才能避免未來一次性地付出無法承受的鉅額代價。其實,資訊公開不僅有助於市場消除盲目性,準確地獲悉企業的財務狀況,而且可以揭開黑幕,暴露出企業管理不善乃至*橫行的種種劣跡。此次粵企重組由美國高盛公司擔任財務顧問,香港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進駐查賬,整個集團多頭投資、負債累累的混亂狀況很快昭然於世。香港一些紅籌經理們就在議論:如果都讓這樣的公司進來看賬,咱們哪家看不出問題?可見許多問題機構或潛在問題機構有意黑箱作業,不願資訊透明,除了維護公司虛假信用,很可能掩蓋著既得利益者不可示人的私心。

政經風雲(3)

此次廣信與粵企事件的處理也有令人遺憾之處,主要是由此暴露出中國金融法制的嚴重不完善。近年來,國內業界一直在呼籲透過處理問題金融機構的法規條例;1998年10月廣信關閉後,海內外金融界不少人都估計很快會有關閉金融機構的條例或臨時信託法緊急出臺。不想三個月後廣信被迫選擇破產時,相關法律法規無一問世,廣信申請破產只有依據《企業破產法(試行)》(1986)和《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1996)。後兩者不僅遠非完備,而且主要針對國有工業企業,顯然無法切合實際需要,也影響了中國金融市場的公信力。

至於粵企重組,全部在香港操作,自有當地較為完備的遊戲規則做支援,但又因此映襯出內地法規不全的現實困境。重組較之破產,是市場提供的更為積極的解決問題機構的手段,未來必將較多地用於不良資產重壓下的中國金融機構。正因此,目前在金融機構債務重組及金融債權方面的法律缺位也就更加令人擔憂。

細細把握今年來中國經濟生活的脈搏,可以察知其中最突出的訊號就是金融整頓的加速度。回過頭來看,去年關閉三家金融機構等動作只不過是輕鬆的序篇,唯今年來廣信破產、粵企重組、建設銀行組建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業行業重整等一系列大舉措醞釀出臺,才真正à?開了中國金融業整頓與重建的大幕。在這裡,廣信和粵企所作的選擇既是對於昨天的回答,也是為明天進行的實驗。未來中國金融業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