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氣呵成。
然後就爬到床上睡回籠覺。
下午,去看古長城。
B市來的孩子,不會沒有看過長城,可是他們就是覺得是不一樣的。
山也是一樣,我們永遠說不明白泰山和華山那個更好看一些,也不會覺得看了華山便不必再去泰山。
或許,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愫。
嘉峪關的長城比起長城的來,要儲存得更為完好,而且長城上各式不同的軍事城堡也是B市看不到的。
維拉是很容易被景觀感動的人。
感動,源於一種內心的震撼。
感動和體會是不一樣的,感動的人很多,有體會的人卻很少。
維拉開始有了體會。
就像之前外婆口中所說的沙漠那樣,體會到了那份磅礴大氣,才能成為一種隱潛久遠的內心感動。
從嘉峪關往西,就過渡到了沙漠。
顧容與對維拉說,你看沙漠的時候,眼裡的東西和平常都不一樣。
是這樣的麼。
或許是的。
外婆早就給了她這樣的期盼。
Chapter。50龜茲仰止
依他們旅行的方式,到庫車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星期後了。
維拉幾乎是剛下火車,見到眼前熟悉的一切,淚水就掉出來了。
迄今為止,可以作為家的地方有三個。一個是久遠的雲南,一個是現下生活的B市,一個便是庫車了。
庫車是伴著維拉的漸漸識人知事成長起來的地方,它教會維拉太多太多,給維拉的感觸也太多太多。
如同一年前在懷柔的森林裡,她唱的那首《烏蘭巴托之夜》,唱的便是那一份家鄉情。
有一個地方很遠很遠
那裡有一生最重的思念
其實從庫車的火車站到維拉和外婆的故居離了很遠,可那個姑娘此刻是忘卻了旅途的疲倦的。
她緊緊地扣著情人的手,一寸一寸的土地膜拜過去。
千年前,庫車還不叫庫車,那時候,它叫龜茲。
一路走過去,也恍如踏進了古老的龜茲。這裡承載著它們歷史的厚重,一草一木都彷彿跟那個遙遠的時代有關。
如今的庫車只有平行的兩條大街。沿一條街走到頭就是龜茲古渡,一條快乾的河流,河這邊是巴扎,河那邊是郊區。
維拉家不在庫車縣城,而是在天山南麓的一個小村落。
所以他們幾乎穿越了整個庫車才能走到家。
庫車是一個金色的城市,從沙漠裡來的細沙會拂過每一寸地方。
“外婆跟我說過,他們的祖先走了好遠的沙漠遇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幾乎是歡呼雀躍的。再沒有一個地方有如龜茲一般,有沙漠,有樹林,還有高山。”說著,維拉給他指了遠處的山,“你看,那就是天山,庫車的水幾乎全部來自天山的融雪。”
顧容與順著她的手看過去,天山就這麼靜靜地躺在那裡,它蔓延著身軀,無止境地向著藍天延展,鋪天蓋地,於是便成了天山。不悲不喜,不動聲色,卻給人一種無與倫比的威嚴。
他們太需要那樣的風景。
繁華的都市給我們的更多是疲勞,唯有自然才博大。
顧容與對這塊土地的認識,大多停留在了“貧瘠”這一詞彙上,而此刻卻覺得這是一塊值得用心去描述的土地。
他最初聽說這片土地的時候是經由一部叫做阿凡提的動畫片,那時候年紀還很小,無法把勤勞勇敢的阿凡提跟這塊土地聯絡起來。那個倒騎毛驢,身穿白色長袍黑色長靴白色氈帽的阿凡提好似從沙漠走了出來,提著一壺酒,不僅給他帶回了小時候的記憶,還讓他瞬間就明白了這篇土地。
西域是應該出現一個阿凡提的,仁者樂山,阿凡提在這樣偉大、豐富、沉穩的大山裡走出來,早就錘鍊出了仁愛之心。
仁義,是這片土地告訴他最大的道理。
這裡的民風很淳樸,他們已經習慣了安靜地看著一樣事物,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這裡的孩子無拘無束,在街上四處笑鬧著,家長也完全不必擔心。
途中路過一個清真寺的時候,有一個老人正在做禮拜,他跪在地上,神色虔誠乾淨。維吾爾語一遍又一遍地念著《古蘭經》,明明是極其蒼老的聲音,聽起來卻是像唱歌。
他們還見到了驢車,兩輪的車子,上面鋪著毯子,維拉告訴顧容與,她和外婆之前從村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