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亦是如此,隨即也是納頭拜道:“願隨將軍共御國難!”
便是許多原先反對之人也怕自己披上一個丟地懼戰的惡名,當即也有不少隨聲附和。
丘禾嘉眼見此時木已成舟,整了整自己被吳三桂弄亂的衣服,鼻子裡重重哼了一聲,也不再言語。
梁濤當即令下:“今日,我等決計--兵發大淩河!”
眾人不管願不願意,相互相望一眼,均抱拳道:“我等領命!”
第五十四章 救援大淩河
錦州一帶,明朝遼東軍的松山大營、杏山大營、廣寧大營以及錦州大營紛紛抽調兵力,其中,以解難營本部三萬騎步兵為主力,遼東各將手中雜七雜八組成的二萬人馬,共計五萬人出頭。
梁濤已經上了摺子給朝中,言明遼東局勢已是生死攸關之時,他沒有說建奴的大炮不行,反而云遼東在建奴的大炮和鐵騎的雙重肆虐之下,已是岌岌可危!如此一來,只要崇禎還想要遼東,那他就必須委以梁濤重任,其次,梁濤他骨子裡不是個退縮之人,戰爭,只有戰爭,才能激發他體內的熱血!
好男兒自當披甲,縱橫八方,睥睨天下!
好男兒自當手持三尺青鋒,蕩平天下,笑傲山川!
君不聞,劉漢霍驃騎,八百兒郎偷襲陰山,冠軍天下!
君不聞,強唐李衛公,三千鐵騎喋血虜庭,懾服四方!(李衛公即是李靖!他是凌煙閣功臣,封衛國公。)
此次,後金有了大炮,局勢對大明極為不利,遼東上下皆以為,此戰乃是遼東之決死之戰!勝則勝矣,敗--則遼東無有能抗建奴兵勢之法矣!
遼東大軍迅速集結,開赴大淩河前線已是刻不容緩矣!
如今,後金已有如此攻城之利器,大明遼東已無堅城可守,遼東處處危如累卵!
其實這倒是錦州的眾人多慮了,前面說過皇太極的大炮炸膛率極高,所以雖然有數百門,可在大淩河一戰打下來,怕是剩不下多少了!再者大炮可不是泡泡糖,你想造就造好,他要有極高的技術、同時也要不少時間,所以歷史上皇太極雖然得到叛將孔有德、耿仲明的幫助造出了遠比如今的後金要好得多的大炮,卻也沒造出太多來!
孫元化朝梁濤一拱手,道“大人,我精銳火器營能夠抽出的熟練兵士六千人均已到達杏山驛,若不出意外,今日可到達錦州城外。”
梁濤皺了皺眉,六千人?太少了!
精銳火器營訓練時日尚短,許多人依舊玩不轉火銃,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東拼西湊,孫元化這才搞出來六千可用之人!
六千便六千吧,對付建奴騎兵有總比沒有好!
“諸位”梁濤坐在馬上朝身後眾人一拱手道,“大淩河事急,我心急如焚,此後錦州之事便拜託盧大人和丘大人啦!”
盧象升朝梁濤一拱手道:“梁大人且放心,錦州的事便交給我天雄軍和丘大人了。”
丘禾嘉鼻子裡哼了一聲,手朝天拱了拱,算是送行成了!
梁濤也不介意,隨後朝高亮道,“軍師,我與解難營一萬騎兵先行,其他各營步卒你且穩步趕上來,莫要出了紕漏,給建奴給鑽了空子!”
頓了頓,他又添了句,道:“你且持我將軍虎符,若有抗令不尊者--斬殺勿論!”
梁濤身後眾將神色隨即一冷,此任遼東經略卻是個硬骨頭啊--不僅敢主動初戰建奴騎兵,還敢下此“狠”令,是個難對付的角色,我等以後要小心哪!
梁濤卻似乎渾然不知遼東眾將的面部表情,他朝此戰將隨他一同出發的茅元儀、孫傳庭、左良玉、吳三桂諸將道,“諸位,且隨我同去!”
當即,梁濤縱馬狂奔而去,,解難營諸將毫不遲疑,立刻提馬緊隨其後,茅元儀、孫傳庭、吳三桂等人見此,互望了一眼,也即刻追趕而去!
大淩河城內,祖大壽眼見又一波建奴士兵如潮水般退去,當即覺得已廝殺已久的身軀猶如抽空了渾身的力氣一般,頓時癱軟在城頭上,他望了一眼不遠處的何可綱,他亦是如此。兩人互相苦笑了一番,如今,大淩河城已是強弩之末了,城中士卒已是傷亡過半,如今--城中怕是隻有八千不到的兵士了,而且是人人帶傷,可謂悲慘之極!
遠處,皇太極心中頗為得意,今日,他的大金士卒衝入城中的共有八處,雖然最終又被明軍堵了出來,卻也戰果輝煌!此戰,斬殺大明參將以上共計十一員將領,真是--戰果不凡那,這都是他這個大汗領導有方的緣故啊!
皇太極眯